毕竟,华夏过去在这个领域完全没有话语权,市场也几乎全都被进口产品所占据。
甚至很快就有媒体以《行政压力下「放卫星」不可取》的标题,进行了一番冷嘲热讽。
文中表示在国内机械制造领域体制僵化、水平低下的大背景下,所谓「对外交流与合作」根本不可能实现,充其量只能作为领导的某种「面子工程」而存在。
与其耗费大量资源做这种无用功,还不如实际一点,彻底放开产业政策,引入更有活力的私营资本,先从产业链低端部分干起。
一番慷慨陈词,如果不是跟C.B.法拉利的签字仪式都已经准备就绪,没准常浩南自己都信了。
「这篇雄文,兰司长可一定得收好,十分有纪念意义啊。」
常浩南把整篇文章看完,强忍着没有笑出声,把那篇占据了半个版面的文章递给兰新志。
「我准备找人裱起来,放在办公桌上。」
兰新志此时也没了之前第一次看到类似报导时候的紧张感,整个人差点憋不住地跟着打趣道:
「算是对我们装备工业司工作的激励吧……」
「我倒是觉得你不如再等等。」
旁边的丁高恒说着把一支烟放在鼻子下面闻了闻,然后又塞回烟盒。
这两年因为常浩南的缘故,他都快把烟给戒了。
「明天下午,火炬-C.B.法拉利公司的成立仪式就要举办了,我已经联系好了两大机关报和大公报,后天早上就能出一篇报导。」
「到时候你把这两篇内容放在一起,激励效果可能会更好。」
常浩南更是直接提了个杀人诛心的建议:
「干脆多装裱一份,匿名寄给之前发那篇文章的报社……」
总之,装备工业司的开门红,就这样准备就绪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