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洪斌顿时表演了个汗流浃背。
这种原则他当然清楚,但是所谓「最大剪切应力」的所在位置,过去一般都是凭藉经验。
那条纵向焊缝并不直接通过螺栓孔等部位,按照常理判断应该是没关系的。
但谁能想到……
直接就是个降维打击。
「这种尺寸级别的工件……应力计算能精确到这种地步?」
段洪斌擦了擦安全帽下面并不存在的虚汗,用明显不太有底气的语气问道。
「这样吧,等会你跟着颜工走,让他把我们的应力计算结果给你看一下,到时候你就明白了。」
常浩南伸手示意了一下站在旁边的颜永年,然后回答道。
应力场计算属于设计过程中的步骤,在发图的时候一般不会带上。
毕竟,大部分生产方干的就是按图加工的活。
只不过这个生产方显然有点刨根问底的求知,那让他们长长见识也无妨。
「诶,好好好……」
段洪斌眼见找到了台阶,赶紧顺坡下驴。
「那常总,主工作缸选择两个内圆弧相贯的地方用竖直孔固定,也是一样的道理?」
旁边另外一名工程师扶了扶眼镜,紧接着问道。
「没错,分体式工作缸缸筒最大主应力和等效应力最大值位置均在联接缸底与缸筒的螺栓孔处,高应力的问题很难改变,相比之下,虽然我们设计的结构也会在底部引发应力集中,但至少位置没有缸体正中间来得那幺致命。」
「……」
这些供应商里面,有超过一半是在这次机构调整中被划入装备工业司管辖的「自己人」,此前大多只是了解过常浩南的事情,但并没有过直接接触。
现在常浩南几轮对答如流下来,也算是在这些老技术人员面前小露了一手水平。
很快,一众人的问题就变了画风:
「常总,您看一下我们设计的主机架吊装方案,还有没有什幺缺漏……」
「这是支撑桁架的装备方案,常总您过目……」
「关于活动梁的制造,因为大型铸件冷却缓慢、金属凝固时间长、壁厚效应突出,我们现在的工艺纯靠经验,很难控制这幺大尺寸产品的铸造过程,几次模拟试生产都发现铸件强度和冲击值偏低,还容易产生热裂纹,您看有没有什幺办法可能更精确地调节工艺参数……」
已经被挤到人群外围的颜永年和廖新华对视一眼。
得,又开成现场答疑会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