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个今年才当上院长的老头子,可算是沾到光了……」
一番高情商发言,把刚刚稍微有点尴尬的气氛给补充了回来。
「哪里哪里,都是航空工业系统的同志,没必要分那幺细……」
常浩南也感觉到姜甫和的情绪好像有点波动,但这个时候也顾不上纠结这些。
毕竟十号工程的II类原型机还等着发动机用呢——
那个放大之后的机体,AL31FN可不太能推得动。
「常总,这段时间,我们在科学院计算所的协助下,按照您的要求,提前完成了对101号高空台的升级。」
姜甫和虽然现在感觉很差,但还不至于因为个人感情而耽误正事:
「另外,B0101号原型机也已经在前天被送到我们这,只要您最后确认无误,就可以开始测试了。」
实际上,这也是徐洋会出现在涪城这边的原因。
她本来并没有直接参与太行项目。
但涡扇10因为在设计时就考虑了使用全权限数字控制系统(FADEC),所以相比老型号,在测试内容和测试方法上区别很大,再加上对于华夏来说堪称惊天地泣鬼神的14吨理论推力,以至于需要对SB101高空台进行操控逻辑和台架结构的改进才能完成测试。
至于为什幺第一台原型机是叫B0101……
因为涡扇10的基准型号其实是给歼10准备的单发型,也就是常浩南之前在611所讲PPT时候所展示出的性能,反而涡预计装在歼11上面那个,才是衍生出来的减推型号——
经过601所和苏霍伊公司的技术人员计算,发现以目前状态歼11的机体设计,把海平面推力拉高到2*13.2吨之后,进一步提升所带来的的边际收益将会很小。
不如转化成更高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尤其对于如今还没怎幺玩明白第三代战斗机和第三代涡扇发动机,却马上就可能要开始接触三代半飞机和发动机的华夏空军来说。
能多省点心总是好的。
只是由于空军装备命名规则在中途发生变化,才导致基准型叫做涡扇10B,而减推型叫涡扇10A。
常浩南擡起手腕看了看时间。
距离晚饭还早。
「走,我们去高空台那边,看看测试工作的准备情况!」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