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动机在稳态点附近工作的动态特性可以简单用一个连续状态空间方程描述,再把这个方程进行离散化,就会出现2n+1种子系统,实际的发动机工作特性会在这2n+1种之间随机且连续跳变,显着延长稳态系统的收敛过程……」
说到这里,常浩南停下手中的笔,把已经写满公式的两张纸推到前面,然后擡起头。
这一番计算让周围的人直接表演了一个目瞪口呆。
但好在这次至少是边说边写,有不少纸面内容,所以相比刚才的完全茫然,至少还是有几个人听懂了其中的关键。
「我们这个是线控连接,应该不至于出现特别夸张的延迟或者丢包吧……」
一个人带着些许迟疑地问道。
常浩南此时刚喝了口水,赶紧咽下去,然后摇了摇头:
「其实就跟我们正常的电脑上网一样,发动机的ECU单元以及线缆的信号传输带宽实际上还不如家用电脑和网线,所以,哪怕是在正常飞行过程中,出现信息传输不通畅的问题也是很正常的。」
「那这样的话……岂不是说明FADEC在稳定性方面存在硬伤?」
另一个声音明显有点颤抖:
「毕竟,机械控制系统的延迟是确定的,只要适应下来就可以了,更不可能出现数据丢失问题,但电控的这些都是随机出现,难道还要保留一套完整的机械系统做备份?」
FADEC的一个巨大优势就是减重,保留机械备份自然是不现实的。
不过,常浩南既然已经提出来了这个问题,那解决办法就必定是有的:
「电控的延迟和丢包虽然是随机出现,但还是可以通过高鲁棒性的控制算法减弱甚至消除对于性能表现的影响。」
「所以我在设计发动机控制程序的时候,采用了分布式控制增益矩阵,以提高对时延和丢包情况的稳定裕度,但这个裕度具体有多少,能否满足战斗机在各种工况下的需求,还需要在测试过程中进行验证。」
「如果稳定裕度不够,那就需要再增加一个发动机控制单元,如果裕度过剩的话,还可能得减少一个,毕竟一套ECU和相关的线缆加在一起,也有个几十公斤的重量……」
「分布式控制增益矩阵……这……还可以这样?」
刚刚一直坐在常浩南旁边的姜甫和眼中顿时闪过一丝茅塞顿开的明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