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几天前相比,这架飞机如今已经被刷上了跟空军苏27SK/歼11完全相同的涂装,并特意隐去机号,以免在频繁的飞行试验过程中被有心人看出什幺端倪。
毕竟,虽然说是相机对准机场,人生走进牢房,但是在操作上,能用长焦镜头拍到飞机起降过程的地方实在太多,根本不可能完全摁住。
考虑到歼11的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完全没必要让同一架飞机连续进行试飞,而且原本的黄色涂装相当扎眼,隔老远都能被一眼看清楚。
如果天天出现,很快就会被人发现端倪。
而在更换涂装之后,它从外表看就跟一架即将交付部队的量产型号完全一致,至于发动机尾喷口的区别实在不可能藏住,但只要起降过程使用相对比较陡峭的航线,也没那幺容易被发现。
算是解除了这方面的后顾之忧。
早已经在外面准备好的地勤人员把登机梯架在机头左侧,同样早就完成准备的试飞员向常浩南等人敬了个礼,紧接着陆续踩着梯子进入座舱。
飞机和飞控本身都是成熟技术,只有其中一台发动机是全新的,而且所有的无人项目测试在出厂之前都已经做完。
所以,接下来就是直接准备首飞。
由于歼11并未安装辅助动力单元,所以,发动机从冷车到启动的过程,还是需要外部的电源车和气源车伺候才行。
毕竟是一架新机,一套流程操作下来,怎幺也需要半个来小时的功夫。
也是趁着这段时间,常浩南一行人从总装车间转移到了塔台里面的飞行指挥中心。
「1010号呼叫指挥中心,飞机已经启动正在滑行,即将进入跑道,请求指示。」
这架飞机两边发动机推力不一样,飞行科目也跟正常的原型机区别很大,一旦上手习惯,再回去开正常飞机反而别扭。
因此常驻112厂的首席试飞员付国祥这次并没有被选中参加涡扇10的空中测试,而是继续执行F14和歼11的出厂试飞任务。
如今坐在机舱里面的是另外一名试飞员宋尚才。
歼11WS是用一架双座机改出来的,但保留后座只是为了提高任务兼容性。
今天并不需要第二名飞行员。
「先在起飞位置停好,保持刹车,准备进行一轮起飞前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