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夏和欧盟4月份签署了那份可以说是挽救了欧元前途命运的协议之后,空中巴士亚洲(华夏)总装中心在政策上的障碍,就已经彻底消失了。
而齐格勒这次赶来,就是要在技术层面进行考察,以最终敲定总装线建设的时间表。
说实话,这种业务对于他来说,已经不算新鲜了。
在90年代初的时候,齐格勒就曾经带队到刚刚开放市场的东欧国家,以及包括巴西在内的南美国家进行过类似的考察。
结论是对于这些发展中国家来说,即便拥有一定的航空产业基础,但在行事效率和项目管理层面,仍然跟空客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
而毫无疑问,华夏也是个发展中国家。
因此,此行之前,他对于这条产线建成的最乐观估计,大概也是5-7年之后。
至于真正实现产量和质量的双重保证,那就没法计算时间了。
然而,这才刚落地几个小时,他就直接开了大眼了。
「所以,贵方的打算是……要把所有跟我们空中巴士集团相关的产业链,都集中在这附近?」
齐格勒转过身,向刚刚结束和安妮对话的怀国莫确认道。
他当然听得出对方刚才所说就是这个意思,但还是觉得有点夸张了。
「航空制造业涉及到的工业类别太多太杂,把全部产业链集中起来当然不可能。」
怀国莫摇摇头,非常干脆地否认道。
然而,还没等齐格勒博士松口气,他却又话锋一转:
「不过,我们确实准备把所有的一级供应商尽可能集中起来。」
齐格勒还没说出口的话直接被卡在喉咙里,看向怀国莫的目光剧震。
后者要的就是这个结果,因此特地停顿了一下,然后才继续道:
「我知道空客飞机在欧洲,是先在位于不同地方的工厂分别生产出各个大部件,再用专门的A300-600ST运输机运送到土鲁斯进行总装。」
「但对于我们华夏来说,一方面缺少专用运输机,很难远程运输整个机身舱段级别的大部件,另一方面,我们的优势主要在于成本和效率,如果也采用分散生产再集中总装的模式,那幺就会缩减这两个方面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