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总之下面的老师肯定算不上。

换句话说,常浩南甚至可以自行招募研究人员,而这些人除非有什幺重大问题,否则肯定是受到京航认可的。

这你找谁说理去?

不过转念想想,好像也并不是很离谱。

毕竟校企联合实验室,那经费不说全部,至少大头肯定是企业出的。

而企业,也就是火炬集团……

好像也是常浩南在管。

左手倒右手了属于是。

「常教授,校方暂时给火炬实验室确定了4个教职岗位和1个行政岗位的编制。」

宣布完今天的最后一个大新闻之后,唐林天转身看向常浩南:

「但如果您有需要的话,也可以再另行招聘,只要人事开销不超出预设的经费份额即可,只是这部分多出来的人员只能算合同工,如果要想转为长聘,就得等学校进一步扩充名额,当然,我们肯定也会尽快落实……」

「另外,您的招生权限和其他博导一样,每年一名博士加一名硕士,不过1999年度的研究生录取工作已经结束,八月份眼看就要入学了,所以得到明年才能正式开始招生,当然如果招的是本校的保送生,那今年秋天就可以进实验室,这个过程我想您应该很清楚……」

现在距离常浩南自己保送研究生也才过了三年时间而已,大部分规定和操作跟他当年区别不大。

最明显的变化可能是,由于常浩南和姚梦娜二人过于支棱的表现,导致「直接攻读博士」从过去的特事特办变成了一个常态存在的项目,只不过名额要比硕士推免更少,而且需要招收直博生的导师写一个情况说明。

最后,唐林天又总结了一句:

「如果在实验室建立过程中有什幺需要解决的问题,直接跟我联系,学校会全力配合你……」

对于这些待遇,常浩南自然是满足的。

每年1博1硕看似不多,但他本来也不可能分出太多精力去培养学生。

真要是招进来了又不管不问,甩一个课题任由学生自生自灭,那这个导师还是不当为好。

「那幺,合作愉快,唐校长。」

他朝着唐林天伸出手。

「合作愉快。」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