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纳胡横眉倒竖:
「实际上,不同领域的数学问题之间,很难直接比较难度的高低,但是就庞加莱猜想而言,我可以这幺讲……」
说到这里,他停下做了个深呼吸,稍微平复了一下心境:
「庞加莱猜想,至少到目前为止,仍然是我们有可能理解高维空间的唯一钥匙……」
……
随着时间推移,记者们的问题也愈发尖锐起来:
「据说这篇论文的作者,并没有把文章投稿到任何一个数学期刊,而是选择在一个网站上直接向全世界公开?」
「没错。」
「那幺,这是否意味着现有的学术规则可能受到挑战?」
这个问题确实有点敏感,以至于现场原本轻松的气氛瞬间紧绷起来。
过了大概几秒钟后,最早提议把arXiv网站纳入到规范化引用体系的弗里德曼点了点头:
「事实上,如果按照过去的学术惯例,那幺预印本网站上的文章,由于无需评审即可发表,确实还不能算作论文。」
「不过……」
他又话锋一转:
「既然它现在已经接受并通过了数学界的检查,那幺说是论文也并没有什幺问题……至于你说的挑战,我们更愿意将这一次的事件视作一种机遇,一种推进学术开放化和平等化的机遇。」
「因此,我们也在考虑,应该以何种方式将这篇论文纳入到学术体系当中……」
刚刚的记者显然不准备轻易罢休:
「那这是否意味着,以后其他人在arXiv网站上发表的文章,也可以被视为学术论文?」
面对这个问题,台上受访的几个人,笑了。
在相互对视几眼之后,还是爱德华·威滕开了口:
「是的。」
「如果他们也可以证明出庞加莱猜想的话。」
现场再次爆发出一阵笑声……
实际上,如果从学术期刊、书商、乃至于很多研究人员的角度考虑,那幺常浩南和佩雷尔曼的搞法,确实大大损害了他们的利益。
因为刚刚那名记者说的没错。
这就是在挑战现有的学术规则,打破由出版社和部分研究机构共同构成的学术垄断。
尽管由于民科一天到晚的乱喊,导致「学术垄断」这个名词已经被彻底搞臭。
但并不意味着它就是不存在的。
尤其在冷战结束之后,更是得到了空前的强化。
实际上,这本身就是隐形霸权的一种。
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