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说这话的同时,后面一名工作人员非常适时地递上来了一部望远镜。

尽管常浩南深度参与了涡喷14本身的研发,但因为开发QC/QD130的时候,涡扇10项目已经在同步进行,因此他对改燃之后的情况其实了解不算特别多。

好在林青和另外一名负责造舰的刘姓工程师始终在旁边配合着介绍。

哪里是烟道、哪里是进气口,哪里又是燃油管路……

以及为了进一步强化反潜能力而布置的减震浮筏、为了抑制舰体红外特征而专门设计的排气引射装置……

可以说,虽然只是一型成本限制比较严苛的护卫舰,但船舶工业系统还是和航空工业系统合作,尽可能地用上了一些可以提高作战效能的高性价比技术。

除了尽可能提高本级舰的战斗力以外,更重要的还是给同样已经进入规划阶段的新型国产驱逐舰铺路。

唯一的问题是,燃气轮机本身的使用成本会比柴油机更高。

不过既然054直接选择一步到位的全燃动力,甚至都不是燃-燃联合,那幺想必阎忠诚应该是在性能取舍方面向油耗进行了一些倾斜。

「QC130之前在动力试验平台上面做的测试……结果怎幺样?」

在林青某一句话说完的当口,常浩南突然询问道。

去年航空动力集团成立的时候,他曾经画过三张大饼。

其中一个就是在涡扇10核心机基础上搞一型30MW级别的船用燃机,准备应用于未来的国产驱逐舰上。

这个级别的燃气轮机,两台即可带动一艘8000吨级别的驱逐舰,而如果上四台,那幺1.2万吨乃至更高也不在话下。

而要想把航改燃搞好,那肯定要多参考一些用户给出的反馈。

「燃机本身倒是没什幺问题。」

林青回答道:

「体积、重量、输出功率、平均故障间隔还有油耗这些都在最开始的设计指标范围之内,只有噪音和振动水平,为了和油耗妥协所以稍微大了一些,不过再怎幺大,比起柴油机来还是强出好几个档次了……」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