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可行!
这让常浩南顿时信心拉满,当即继续道:
「光载波频率非常高,所以信号带宽相对载波频率属窄带范畴,线路的传输特性先天更加稳定,而且利用光纤来传输信号的损耗率相比传统的同轴电缆或者波导来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更是从根子上就没有电磁辐射的问题,甚至连电磁屏蔽层都可以省掉……」
实际上,他的这个灵感也是来自于老本行——
从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开始,一些技术比较激进的飞机型号,开始将电传飞控进一步升级为光传飞控。
二者在原理和设计上相似,但利用光纤代替了传统的电缆,在飞机减重和信号反馈效率方面有更高的潜力。
此前,常浩南甚至考虑过能否让华夏的飞机设计跳过电传,直接进入光传时代。
只不过仔细斟酌下来,飞机上毕竟还是有大量像是雷达这样依赖电磁辐射的信号源,所以全面转向光电子控制的话,需要多出一个复杂的电-光-电转换流程不说,雷达信号也可能受到光路噪声或干扰的进一步污染,从而产生新的畸变和失真。
总的来说,用在小飞机上难度太大。
至于用在大飞机上……
技术上确实可行。
比如世界上第一种应用了光传飞控的型号就是P1反潜机。
但先不说华夏手头就没个正经的大飞机,就算是有,大型飞机对重量、体积和操纵效率均不敏感,似乎也很难发挥出光控系统的优势。
P1的光传飞控也更多是作为一个技术验证。
所以这个思路就暂时被搁置到一边了。
可是话说回来。
眼下这个雷射加工设备又不依赖电磁辐射进行工作,相反其核心设备还是一套光源。
虽然高能雷射束和光电子信号完全不是一回事,但至少省去了飞机上必须有的那套电-光-电转换系统。
一次就克服……
好吧,其实没有克服。
应该是绕过了两个最大的难题。
与此同时,在短暂的思考过后,会议室里的其他人也陆续意识到了这个方案的可行性。
尤其是霍鹏华。
「似乎还不止如此……」
他眼神逐渐亮了起来:
「因为超短脉冲雷射的特性,我们需要一个非常高频率的控制信号才能满足高精度加工的需求,而光纤的低损耗与频率无关,所以高频信号在链路中能直接以初始形式传输而不需要进行下变频或数位化,还能省去两轮信号转换过程……」
正如刚才侯院士所说,信号转换过程产生的不利影响是很难消除的。
但现在直接釜底抽薪,把这个过程给砍掉了两个,自然是降维打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