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浩南把手里的钢笔放下,摇了摇头:
「歼11B和歼10A都算上,每年能产个30架左右,都已经算是部分超过我的预期了,歼10E一方面暂时没有客户,另一方面适配的还是AL31F的动力。」
「而且退一万步讲,就算真有那幺多订单,112厂和132厂本身的还都没完成扩建,尤其132厂,还规划了一个全新的厂区,眼下就算连轴转也爆不出来太多产能……」
一年小200台发动机,哪怕排除掉换发和备件,也能折合出100架左右的新战斗机产量。
这个数字,哪怕在常浩南重生之前那会都不是年年能达到,更别提现在了。
「主要还是咱们现在的生产潜力太大了。」
钟世宏摸了摸下巴:
「幸福的烦恼啊……」
常浩南本来是准备换个话题的,但听到对方这幺说,突然灵光一闪。
涡喷14的产能,其实也不低。
而之所以一直没遇到这种问题,是因为波斯人的F4升级项目,一次就占用了几百台的产能。
当然,国际市场里,暂时并没有哪种型号需要涡扇10这种大推力发动机。
毕竟美俄都有自己的动力型号,不需要从华夏进口。
但如果思路打开的话……
不出口发动机整机呢?
现在黎明厂的产能潜力,其实主要积累在了涡轮盘和涡轮叶片这块。
这属于全世界独一份的问题。
要知道,涡轮结构属于整个航发里面最精贵的部分之一。
绝大多数航发生产企业的情况都跟之前的黎明差不多,属于总产量被涡轮部件拖累。
只是没有那幺夸张而已。
所以,单独出口涡轮叶片,绝对是有市场的……
只不过,现在需要一件事情,让全世界认识到华夏在这方面的能力。
想到这里,他重新放下了刚刚拿起来的钢笔,然后拿起电话听筒。
但想了想之后,又重新放下了。
哪怕是内线电话,也并非绝对的万无一失。
所以按照规定,一些真正核心的事情,是需要当面传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