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不可能把飞行包线之类的具体性能抖落出来,但由于升级幅度实在太大,哪怕只看一段宣传片,都能感受到和此前的F1完全不同。
别的不提,光是推重比、爬升率和载弹量这三项指标的提升,就足够让不少尚未作出最终决定的用户重新考虑自己的型号选择了。
实际上,在常浩南的特别要求下,刘永全还在M88-3上面顺手验证了内置式永磁容错发电技术。
这项技术的原理是把发动机支撑轴上的接触式滚动轴承、润滑系统和机械作动系统全部取消,换成非接触式磁性轴承和安装在机轴上的内置式整体起动发电机。
这样一来可以在不影响推力的前提下提供额外的发电功率,二来也可以取消航发系统当中故障率最高的轴承结构,大大简化生产和维护作业,延长平均故障时间。
当然,在M88-3上只是技术验证,因此仍然保留了机械结构用于备份。
尽管如此,这一系统还是可以为每台M88-3和SeA650发动机额外提供3.5kW的发电功率。
面对这样一个惊喜,达索甚至一度考虑过给阵风更换一部性能更好的雷达。
但最后受制于原始设计中那个尺寸过于狭小的机头而作罢。
于是,F2在航电系统方面仍然维持了与F1完全相同的条件,成为了一个完全机械层面的升级。
但即便如此,对于其主要竞争对手来说,也绝对不是个好消息……
几天之后。
英国,克兰菲尔德大学。
罗杰·埃立诺教授正在一间小会议室里,跟另外两名分别来自罗尔斯·罗伊斯公司和BAE系统公司的高级技术人员开会。
「教授,我们已经通过一些特殊渠道,间接确认了消息的真实性。」
说话的是托尼尔·阿尔德,BAE系统公司航空部门的一名项目主管,主要负责与另外几名合作伙伴对接EF2000战斗机的开发工作。
「也就是说,他们前些天公开的那份资料,并不只是一种宣传策略?」
埃立诺教授一边把玩着一支笔一边确认道。
「恐怕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