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而且,即便从他自己的需求出发,也肯定是选前者——

交流技术可沿用陆用电力系统设备,工程研制只需解决设备装船适应性改进、全系统集成等问题,工程实现难度小,但对原动机调速性能要求高、系统功率密度提升受供电频率限制,导致体积及重量难以压缩,且交流发电机组并联条件苛刻,仅适用于对功率密度要求不高,且由同类型电源供电的对象。

如果造船业都说你这东西体积太大,那肯定是真的大。

美国人就是出于对自己技术研发能力的自信,选择了看似是捷径的交流技术。

然后搞出一堆问题。

当然,直流系统也有系统集成度高、非线性强、电磁特性紧耦合等技术难点。

但这些部分集中在电力控制系统层面,恰好是华夏比较擅长的部分,解决起来至少没有交流系统那幺困难。

有那幺一瞬间,常浩南都产生了把这套分析结论直接说出去的冲动。

好在最后还是控制住了。

没必要。

一方面,哪怕常浩南如今已经名声在外,但别人海军工程体系也不可能因为他一个外人的一句话,就直接改变项目规划。

另一方面,华夏在综合电力系统领域的技术研发,基本没有遭遇过特别灾难性的挫折,又有马伟铭这种巨佬坐镇。

在这种情况下,让他们正常走完整个研发流程,反而是厚积薄发的必要条件。

所以话到嘴边,他还是改成了一个问题:

「那常山的意思是,需要我们火炬集团,把那套故障融合诊断系统完善之后,装到验证船上面?」

「没错。」

常山点点头:

「综合电力系统虽然好,但一切技术都有两面性。」

「全舰能源集中管理集中分配,也就意味着系统风险牵一发而动全身,一旦电力系统出现故障,那受影响的就不只是船电系统,最严重的情况下,甚至有可能导致全舰瘫痪!」

「所以,除了在硬体上尽可能减少故障率,并且设置足够的系统冗余,保证出故障之后仍有备份以外,我们还希望能在发生故障之前,就对全船的故障风险有所预估,把问题解决在萌芽当中。」

从这一件事上就能看出,有大佬的牵头的项目,确实不一样。

问题梳理清晰,解决思路明确,而且还有多种备份。

把项目风险降到了最低。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