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常浩南点点头,然后擡手指了指吴威手中的那份资料:

「你再往后翻两页,就会有相关的技术说明。」

后者赶紧低头,翻到了他所说的位置。

「当然,网络编码技术本身没什幺好说的,你是这方面的专家了,肯定研究……至少了解过。」

这个时候,常浩南又继续道:

「我们这次测试的真正核心,是利用最大秩距离码来为网络编码传输过程提供足够的纠错能力,保证即便在对手……或者自然环境导致的强大干扰中,仍然能够准确无误地传递信息。」

「MRD码幺……」

吴威把手中的资料放到桌上,做思索状:

「前两年散射通信车刚刚立项的时候,我倒是也研究过这个技术,可以在矩阵数据结构中检测和更正错误,纠错效率比传统的低密度奇偶检查码(LDPC)能提高五个数量级……」

相比于专精于卫星系统的张维永,他对这方面的了解显然更深。

「你有过研究就好。」

常浩南放下了已经拿在手里的笔:

「不光是纠错能力,单从技术上讲,MRD码还是一项几乎无法被破解的加密技术,对于通信稳定性和安全性都能有巨大的提升。」

他之所以强调从技术上讲,是因为任何加密手段都拦不住物理窃取。

在一个系统当中,最可靠和最薄弱的一环永远都是人。

「可是常总,我们当时的研究都是在超算端完成的……」

吴威皱起的眉头仍然没有舒展开来:

「MRD码的编码和解码过程依赖校验矩阵和生成矩阵,复杂程度很高,效率严重依赖算力。哪怕对于超算来说,完成一个编码-解码循环的周期有时候都要按小时来计算,要想应用到实时通信当中,对中继设备的算力要求会不会太高了些……」

对于这个结果,常浩南并不感到意外。

实际上,最大秩距离码这种效果逆天的神器之所以早在1985年被提出来但一直都没投入应用,主要就是因为编码解码过程过于复杂。

而他所实现的技术突破,也正是在这个部分。

「我想……你们当初测试的应该是加比杜林码?」

「是的。」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