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常浩南同为本届菲奖的热门候选人——
尽管菲奖的具体人选,以及受提名人选在颁奖前都是绝对保密,但对于本就不大的顶尖数学圈子来说,想要猜到一个大致范围,其实并不困难。
无非最终获奖者是谁,以及数量多寡的问题而已。
基本上,所有人都认同常浩南和佩雷尔曼肯定能够获奖。
但是不是在这一届,其实还有些争议。
毕竟,菲奖在颁发的时候,除了成就以外,也会从人情层面考虑授予者的年龄。
原则上,获奖者的年龄不能超过40岁。
所以评选委员会有时会更倾向于授予36-39岁的数学家。
因此还是有不少人对自己抱有期待,认为这一届也会参照惯例,优先发给那些「错过去就来不及」的被提名者。
当然,佩雷尔曼今年也正好36岁。
但既然说了是原则上,那就意味着可以打破原则。
比如98年的安德鲁·怀尔斯。
不仅是45岁获奖,甚至还在当年硬生生多挤出来了一个名额。
而庞加莱猜想,显然值得委员会再打破一次原则。
那幺佩雷尔曼即便在下一届的2006年获奖也很正常。
至于常浩南……
按照周岁来算的话,甚至才26岁而已。
好在,顶尖数学家们不说私下如何,至少面子上都还算体面。
哪怕是菲奖,也不至于出现公开拉踩争抢的场面。
所以气氛倒还算是和谐。
而在这如走马灯般的一众人当中,还有一个人比较特殊。
史蒂文·斯特罗加茨。
相比于前面那些大佬,他在知名度上确实差了亿些。
实际上,常浩南甚至完全没有关于这个名字的印象。
但对方的解释很快消除了他的困惑:
「我是一名来自康奈尔大学的教授,很感谢您和佩雷尔曼教授对于arXiv开源社区所做出的贡献……」
「为此,我校准备给你们二位颁发一个特别成就奖,不知道您是否有兴趣领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