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全世界正处在研发当中的军用航发型号就不多,再筛掉一些明显不符合要求的……

答案简直呼之欲出。

「那还有什幺好猜的……不就是F136……或者是F135幺?」

常浩南当即坐直了身子。。

「嗯……我们最开始也是这幺推测的,但是拿到数据之后,反而不太确定了……」

金旭一边说一边点击了一下滑鼠。

PPT随之切换到了下一页:

「他们给出了和风扇有关的一些数据,但说真的……不太像是一台典型的军用航发……」

幕布上面,显示着一张设计图。。

说是和风扇有关,但其实,只有叶片部分的参数相对比较完整。

当然,如果只是像SeA650那样,仅在一号支点上使用新的非接触磁性轴承,那其实也用不到更多参数。

而很快,常浩南便明白过来,为什幺对方说这不像是一台军用航发……

「这个尺寸……如果换算过来的话,直径怕不是得到一米三左右?」

一名工程师在纸上简单计算了一番之后擡起头,露出颇为震惊的表情:

「他们到底想造出来个什幺?」

要知道,大部分军用航发,为了保证高速性能,都不会采用特别夸张的涵道比。

一般情况下,战斗机用的大推力航发的直径大概也就在1.1米左右,而中推则要缩小到0.9米附近。

这个1.3米的直径放在正常比例的航发上是什幺概念呢?

图160轰炸机上那个NK32,也才1.45米左右而已。

这种尺寸,一般都是照着20吨推力往上,去给超音速战略轰炸机去设计的。

但这都21世纪了,哪还有人会选择这条技术路线?

不过,对于常浩南来说,这倒不是什幺问题。

F135/136为了满足F35「单发重型机」,还要进行垂直起降的推力要求,确实选择了一个更大的风扇尺寸。

如果他没记错,应该是1.27米。

算上机匣包围的结构,确实就差不多是1.3米附近。

反而更加验证了刚刚的猜测。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