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数值求解的过程算是半个黑盒,所以这东西有点像是网络资料库里的帐号和密码,在算法未知的情况下,哪怕我们手里有加密,也就是预变形设计之后的数据,也一样还原不出有价值的信息来。」
不过,张振华关心的并不是这个。
在得到常浩南肯定的答复之后,他激动地差点站了起来:
「可是……他们怎幺能做到的?」
航发的内流设计,可要比机翼复杂太多了。
CFD也好,CSM也罢,其实都是人类还没完全把理论研究透……甚至夸张点说,在理论层面也就是刚入门水平的问题。
像这种领域,别说是逆命题,就算是流固耦合本身,也是早在1933年就被提出来,结果一直到1991年,才有人采用采用半隐式和半显式的方法解出求解了流固耦合方程组。
至于用时间非连续稳定化的空间有限元法离散流固耦合模型方程,来解决二维结构粘性流体的绕流问题,那更是在常浩南重生之后,结合两世前人的经验以及系统的帮助,才最终得以实现的。
而系统性使用流固耦合思想求解三维结构的屈曲和大变形问题,更是从TORCH Multiphysics2.0版本才开始拥有的新功能。
当然,稍早一些的NUMECA也可以进行一些特殊情况下的计算。
结果才一年出头的功夫,英国人就开始反向操作,用工作叶型去反推加工叶型了?
这个情况,着实对张振华打击不小。
有一种花了很大力气,终于从望尘莫及变成望其项背,眼瞅着好像有并驾齐驱的可能性了。
结果对方猛地来了一个加速,又看不见人影了。
这种打击,确实比较严重。
不过,常浩南还是比较冷静:
「其实……他们也未必做到了。」
他一边回答,一边用笔在桌面上无意识地轻轻敲打着,显然也是在思考:
「我只能说,这或许是英国人的想法,但想法这东西,也不一定就能实现。」
「嗯?」
张振华眼神中的震惊逐渐转为不解。
「你知道,航发并不是只有几种典型的工作状态,而结构预变形设计的最大难点,就在于需要为每一种工况提供至少是可以接受的变形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