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是兼顾战术与战略、军用与民用多个层面的。
考虑到使用环境的多样化,以及遥感卫星本身也存在多种分类,因此确如沈俊荣所说,肯定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组网网络。
可技术上要如何实现,常浩南却未曾透露过。
不过,一旁的郭林在沉思半晌之后,还是给出了回答:
「我们没有申请常用但拥挤的L/S/C波段,而是选在目前应用还比较少的Ka频段,就有过这方面的考虑,另外就是……」
说到这里,他犹豫了一下,似乎在判断是否应该继续下去。
但最后还是接着开口道:
「虽然常总没明确提过,但我个人猜测……可能也跟我们目前正在测试的新型宽带宽角相控阵技术有关。」
光控相控阵雷达的地面测试已经进行了差不多两年时间,其表现出的很多优点,比如重量轻、发热低、波束指向精度高、频域范围广……都很适合放在卫星上用。
郭林做出这种推测,也算是顺理成章。
而沈俊荣在听到「新型相控阵技术」这种描述的时候,就知道对方指的应该是光控相控阵。
此前在开一次行业内会议的时候,他从电科集团的领导口中无意听到过。
不过,沈俊荣也没再往下深究。
虽说是全国一盘棋,但大家毕竟不是一个系统的,不可能因为存在合作关系,就什幺细节都给你往外捅。
没轻没重地继续问,只会导致两边都尴尬。
刚好,四人这会也走到了楼门口。
他顺势和三人告别,并再次嘱咐,尽快上报方案……
……
就在几个兄弟单位的同志因为他的提前布局而忙到起飞的同时,常浩南本人也已经完成了立项后的一系列准备工作。
一般来说,研制工作到这个阶段才算是正式开始。
但常浩南操持的项目,却还是顺应了他过去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