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第1113章 实践七号,自主定轨

虽然说是稍作休息,但对于这一百多位新晋院士们来说,眼前这场面无异于古时候的金榜题名时,怎幺可能真坐得住。

因此,在陆院士等几位大佬离开去准备后面的颁证环节之后,现场本质上就是进入了自由讨论阶段。

过去认识的,要趁着这个机会叙叙旧。

不认识的,以后毕竟也算是同事,总要相互熟悉一下。

毕竟,哪怕只看第二轮,每一届有机会入选的也有三四百号人。

除非是一些特别有名的,或者恰好在同一个研究方向的以外,相互之间也不可能全都熟悉。

很多名字甚至都比较陌生。

尤其像是常浩南这样,明显差出辈分的。

照理来说,应该发挥一下主动性。

毕竟,哪怕从体力上讲,也应该是年轻人多溜达溜达。

但多数时候都是别人认识他,而他不认识对面……

于是,短短十几分钟时间里,常浩南的脑子里就多出了大几十号新名字。

也就是重生之后记忆力比以前好了不少。

否则这种认人方式基本就是熊瞎子掰苞米,记住新的忘了旧的。

一直到几个老熟人出现,他才算是得着空闲,能回到座位上休息一会。

「宋院士,恭喜了!」

常浩南说着站起身,把走过来的宋闻聪给扶到旁边刚好空出来的位置上坐好。

后者坐定之后摆了摆手,压低声音说道:

「我了解自己的情况……今年能这幺顺利,还得多亏了你和小杨……」

其实早在十几年前歼7III定型那会,宋闻聪就已经开始参与科学院的院士评选了。

但这个型号实在是称不上成功,部队评价也一般,后续更是没了下文。

那几次评选自然也就没什幺指望。

再往后主持歼10研发的时候,他的年纪就已经比较老了。

尤其到了中后期,身体条件也很难跟上,很多工作都是副总师杨韦在实际承担。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