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浩南先给对方打了个预防针。
未来几年之内,他的计划都已经排的满满当当,实在是禁不起太多节外生枝了。
而屈良生听到这个回答,脸上直接就乐开了花:
「我知道,除非常院士主动发话,否则肯定不会给您添麻烦……」
前后不过几分钟的功夫,这称呼都已经变了……
常浩南则潇洒地摆了摆手,接着把笔记本电脑拽到面前:
「我们还是看看跟踪滤波的结果吧……」
「其实我刚才就已经注意到了。」
屈良生把桌上的笔记本重新揣回口袋:
「难以想像,摆在我们面前的三个难题,竟然就这幺被攻克了一个……」
在硬体设备和软体算法全都满足要求之后,剩下的工作虽然仍然不少,但就难度而言,已经是随便找几个博士生过来就能解决的了。
所以,现在说问题被解决,倒也算不得提前开香槟。
「其实超高速转子方面的研究,我们之前已经进行过很长时间了,如果早知道你们有这方面需求的话,或许都不用等到今天。」
常浩南的语气中带着些许遗憾。
离心机耽误的那几年倒还在其次。
他主要觉得可惜的是,如果能早个两三年知道国内有人在研究柔性转子技术,那幺在设计SeA650时就不会那幺保守,而如今AE1500的技术水平应该也能更上一层楼。
「没办法……之前光是听说过常院士的名号,但对于你那边的项目只知道个大概,要不是这次院士评选,工建委把SeA650作为技术合作的典型进行内部宣传,我们恐怕还得蒙在鼓里一段时间……」
屈良生摇了摇头:
「咱们这几个系统,虽然名字上都变成了某某集团,但真要说市场化和成果产业化的水平,还是只有你们航空动力集团一家……最多再加上航空工业集团比较拔尖。」
「说到底,还是咱们的总体实力不够高。」
常浩南倒是想的通透:
「你像猎……像SeA650,不说80%,至少60%,包括最关键的核心部分,都是我们完成研发的,但这块的市场对我们不够认可,就只能以斯奈克玛为主体宣传,最后咱们虽然挣到了一些钱,但到底还是主动融入了别人的产业链。」
「如果咱们国内的航空制造业有和欧美一样的水平,让我们的成果能第一时间用在自己的航发和飞机身上,产业化效率自然就能上去了……」
常浩南本来准备用猎鹰8Z来举例,但考虑到这个型号目前正在和国内的军工系统不清不楚,所以还是单拎出发动机来说事会比较稳妥。
而实际上,在他没有看到的地方,猎鹰8Z与「高明」雷达相结合的消息,却正在不胫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