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这个4000万亩的数字,常浩南此前也没有和他透露过……
不过,前者反而露出了一个略带欣喜的表情——
问出这样具体的问题,才说明对方已经心动。
要是别人一直讨论一些飘在天上的话题,那反而是真的麻烦。
因此,他当即回答道:
「从治标的角度考虑,可以在这一地区兴建一批水利设施。」
「正如您刚才所说,西辽河对于科尔沁沙地和浑善达克沙地东部的灌溉能够起到支持作用,只是苦于流量不足,因此,可以考虑借鉴南水北调工程的成功经验,从绰尔河引水至西辽河,向沿线城市和工业园区供水、结合灌溉兼顾发电等综合利用。」
常浩南说到这里,只听到周围传来一阵笑声。
「没什幺。」
很快有人解释道:
「感谢常院士对南水北调工程的美好祝愿……」
说笑归说笑。
南水北调一期工程虽然才刚刚开始动工,但即便是在立项之前的考察阶段,也不乏300-400公里的水利工程。
相比于前面那个惊天动地的大饼,这个「引绰济辽」的提议反而显得不太出格了。
「你刚刚说,这是治标的层面……」
最开始提问的那位领导率先收住了有些松散的气氛:
「那听这个意思……常院士你还有办法治本?」
这一次,常浩南却非常干脆地摇了摇头:
「以今天人类的技术水平,要想完全克服自然规律,还是有些过于困难了……」
一些目光随之透露出了几分惋惜。
如果真能从根本上改善气候,那绝对是长期国际竞争中的绝杀。
然而,常浩南的话,还没说完:
「所以,能治本的不是我,而是环境本身。」
短短一句话的功夫,便让很多人体验了一遍心态上的大起大落。
「环境本身?」
一名来自国土资源系统的领导突然来了兴趣:
「常院士你不会也支持那个把燕山山脉给挖开一个口子,让渤海的暖湿气流吹进内蒙的方案吧?」
常浩南:「……」
庄秉昌:「……」
其它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