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虽然也确实是个办法,但怎幺说都有点可惜。

而且还很耻辱。

但要是能通过更换战斗部的方式使其「起死回生」,那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

反而给假想敌展示了我方的超高容错率。

看着下面听众的反应,常浩南清楚,自己写那份报告的目的,恐怕已经成功一多半了。

但现在还不是高兴的时候,因此他定了定神,继续说道:

「第二类,是传统的翼身组合体模式。」

「组合体气动布局拥有传统意义上的机身,因此内部空间使用效率很高,气动设计的技术具有传统设计思想的基础和经验,但其设计必须完全在三维意义上进行,其激波系非常复杂,研发和制造的成本很高,当年钱院士否决我国的太空梭计划,也正是出于此原因……」

「第三类是升力体气动布局,其特性与翼身组合体类似,但外形完全不兼容使用空气作为氧化剂的动力,必须使用运载火箭发射……」

「以上两种构型在未来获得更先进的热响应与热防护技术之后,可以考虑用于空天飞机等天地往返运输的航空/太空飞行器,或是武器发射平台,但因为过于高昂的成本,并不适合作为一次性的弹药本身使用……」

常浩南原本打算迅速过掉这两个并非今天重点的部分。

但位于中间的两位首长之一却显然对此很有兴趣。

甚至一边在本子上记录,一边举起了手。

笑死,领导举手,那当然不能真当做请求。

所以常浩南属实有点受宠若惊,赶紧停下了准备翻页的动作。

「浩南同志,你刚才提到热响应与热防护问题,正好之前有关载人航天工程的报告提到过,飞船返回舱的热防护,包括美国太空梭的热防护,都是一次性的,只能在再入大气层的短时间内起效。」

对方擡起头,语气和蔼:

「如果你说的高超音速飞行器需要长期在大气层以内飞行,是否有相对成熟,或者至少可以确定有效的技术来保护飞行器本身?」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