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听到这个正中自己下怀的问题,常浩南露出一笑,接着顺势把PPT直接翻到了二十几页之后。

「对于滑翔式的传统乘波体,再入大气层的过程中,一般会选择如图所示两种弹道中的一种,其中桑格尔弹道会在大气层边缘进行多段跳跃,而钱学森弹道则是只进行一次再入动作,之后在大气层边缘进行无动力滑翔……」

「但无论哪一种,再入返回段都可以被划分为初期再入段、能量管理段和命中末段,而考虑到动压、过载和热管理方面的限制,高超音速飞行体很难像常规飞机那样布置大尺寸的翼面,所以需要通过改变迎角来控制飞行高度,通过改变侧倾角控制飞行方向……」

「从技术上讲,最简单的办法是使用参考轨迹制导,也就是在任务执行之前选择好一个相对较窄的再入范围,提前生成一组标准轨迹作为参考,最后设计轨迹跟踪律对参考轨迹进行跟踪控制,使其与标准轨迹线重合……」

为了今天这场报告,常浩南特地简化了很多专有名词和计算部分,因此乔晨青很快理解了PPT上面的内容,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这个参考轨迹制导,其实本质上跟弹道飞弹的制导方式差不太多。

都是提前确定好一条弹道,然后照着预设路径飞。

本质上飞行体并不需要知道自己在哪,只需要知道什幺时候做出什幺动作就行了。

如果再结合一些测控能力,还能实现对飞行弹道的校准,提高再入精度。

不过幺……缺点也是显而易见。

「浩南同志你刚才说,需要对飞行体的实际轨迹和参考轨迹进行跟踪控制,但如果我们要命中敌方的一个目标,总不可能在地面完成这个过程吧……敌人恐怕也不会配合我们?」

乔晨青用半开玩笑的语气继续问道。

「没错,所以这种办法只能用在技术验证阶段,用来提高我们对乘波体滑翔弹道的理解和认识。」

常浩南点了点头,接着又补充了一句:

「当然,参考轨迹制导也可以用在航天领域,对于那些超过第二宇宙速度的太空飞行器来说,直接再入大气层的过载和发热很难解决,因此可以通过桑格尔弹道进行多段减速……」

「超过第二宇宙速度?」

刚才一直没说过话的另一位首长擡起头。

「没错……比如未来从月球,或是火星轨道返回,就有可能用得上这项技术。」

常浩南本来只是随口一说,但既然真有人对这个细节感兴趣,那他也乐得扩展一下。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