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证弹本身只是个几吨体量、一米级别直径的小玩意而已,因为有几架图160作为兜底载具,所以也没寻思过碳纤维外壳之类的奇技淫巧,对于航天系统来说属于轻车熟路。
问题反而出在最开始认为问题不大的火箭发动机上面。
当然,也不是那种要命的大问题。
只是陈志巍表示说,有很多额外的测试需要进行,所以进度方面可能比预期稍慢一些。
好在常浩南本来就留了一些余量,所以倒也不至于耽误大事。
本来,他并非火箭发动机方面的专家,对于六院的报告也是打算看完就了事。
然而看到后面,却发现困扰对方的竟然是由旋转爆震所引发的切向不稳定燃烧问题。
这下子,常浩南可就不困了——
爆震发动机,是一个相对于传统缓燃发动机的大范围概念。
并不局限于发动机的种类。
火箭、冲压和涡轮发动机都可以应用爆震原理。
所以,常浩南对于这方面,还真就有些研究……
……
在耗费大约一星期时间整理过相关资料之后,常浩南趁着一个周五的下午,亲自到六院开了场技术分析会议。
对于他的到来,陈志巍刚接到通知的时候确实有些意外。
不过倒也没多想,只当是正常的工作视察——
毕竟很多时候,所谓「重视」一个问题的表现,并不是增加解决问题的资源和人手,而是增加盯着这个问题的领导数量和开会频率。
这种情况在近些年已经好了不少,但其实很难彻底避免。
一方面这属于思维盲区,就算负责人本身也是一线技术人员,有时都很难意识到不妥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