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直接复刻一架F22?
还是走什幺更加独特的技术路线?
要知道,过去的半个多世纪当中,华夏军队一直都处在「有什幺用什幺」的窘境之下。
如今乍一成为甲方,可以主动提出要求,反而有点不太习惯。
所以,这两年多来,第四代战斗机一直都处在方案论证阶段。
原本的预期是让空军多适应几年现代化空战形式,到2007-2008年左右再正式选型立项。
但经过这次事件之后,原定的时间表就未免显得有些不够看了……
……
7月26日,对峙结束的一周之后。
位于航空工业集团总部最顶层的一间会议室里里,新就任不久的集团总经理宋家祥正一脸严肃地宣读着一纸来自最高决策层的文件:
「……现要求航空工业集团迅速组织力量,进行国产第四代战斗机的研发可行性论证,并形成相关书面报告……」
在旁边的主位上,则坐着亲自送来这份文件的工建委副主任,张洪飚。
待到宋家祥坐下之后,他稍稍擡起头,目光平稳地扫过会议桌边上的其它几名集团领导:
「同志们。」
张洪飚缓缓呼出一口浊气:
「相信上个星期在东边发生的那次对峙事件,大家都已经有所耳闻了。」
「虽然我们最后成功阻止了对手的挑衅企图,但根据空军方面拿出来的报告,如果那是一场真刀真枪的空战,两边的交换比恐怕不会好看。」
虽然坐在这里的人早就已经看过相关材料,但真听到张洪飚把这个结论赤裸裸讲出来的时候,还是不免内心一沉。
所有人的思绪,几乎同时在这一瞬间被拉回到了十年以前。
那个只能用歼6和歼7对付F14和F18的年代。
在迅速确定了会议的主基调之后,张洪飚转而语气一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