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者说,就算我们真的进行了公开的宣传,美国人也不可能在舆论层面上吃亏,到时候肯定就会选择其它的说法,结果也是一样的。」
他一边说着,一边又仔细看了看报纸上内容——
虽然标题颇有点XX震惊部那意思,但眼下的标题党倒还没发展到十几年后那样无法无天的程度。
所以下面的正文部分还是颇为充实,几乎占据了一整个版面。
而且还附上了一张X43A和一张X51A的高清彩色图片。
只不过,后者已经摆脱了「技术验证飞行器」的身份,被正式定名为AGM180巡航飞弹。
包括空射的A型、水面舰艇发射的B型和潜射的C型。
整体外形和X51A几乎没有区别。
只是为了容纳额外的战斗部而稍微加长了弹体长度,不带助推器的飞行体重量也相应从680kg增加到了800kg。
其中基础型AGM180A预计将在2006年实现点火,2008年结束前进行首次飞行测试。
「看起来,美国人也有点坐不住了啊……」
常浩南放下手中的报纸。
他从重生到现在已经有足足十年时间,前世的很多细节在记忆中都已经有些模糊不清了。
但他能够确定,X51A的首次测试是在京城奥运之后的两三年里才进行的。
因此,美国人显然是特地提前了他们的研发时间表。
「我估计是七月份的事情,让他们感受到了一些危机感。」
陈志巍也颇为赞同地点了点头:
「美军仗着自己的空中优势,一直以来都以射程很短的制导航弹作为主力弹药,而隐形机虽然有很大优势,但终究还是可以被完整的防空体系提前发现,导致打击的突然性降低……」
「但如果在稍远……比如二三百公里以外的地方使用高超音速武器,那留给我们防空系统的准备时间就会被极限压缩。」
两个月前那次阵仗颇大的海空对抗,虽然被双方同时压下了报导,但对于太平洋两岸的业内人士来说,都不算什幺秘密。
常浩南又盯着桌上的报纸看了一会,接着释然地摆了摆手:
「威慑是双向的,就像当年的原子弹一样。」
「在敌强我弱的总体背景下,多一种相互威慑的手段,显然对我们更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