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这也是为什幺常总会给波迪定下如此高规格的接待标准。

只不过,跟之前M88、Sea650、遄达900……等一些型号的合作方式全都不同。

这一次,从型号到技术,都需要以华夏方面为主。

因此,任炳达早就已经打好了腹稿。

他并不急着与波迪争辩,只是继续聊了一些不疼不痒的话题。

然后趁着某个双方一起沉默下来的当口,突然话锋一转:

「波迪先生,我想您应该也休息的差不多了,接下来根据对等原则,还有一项前往我们研发中心参观的行程……」

所谓对等原则,指的是此前任炳达去罗罗出差的时候,后者也对他开放了一部分研发区域。

现在礼尚往来,自然也得表示回去。

波迪脸上没什幺动作,只是下意识挑了挑眉毛。

在华夏方面提前给出的行程安排表上,确实有「参观生产和研发中心」一项。

但因为写在一起,所以他以为之前在厂区那边就算是参观完了。

没想到后面竟然还有单独的节目。

……

航空发动机的研制过程牵涉众多,全产业链包含成百上千的中上游供应商和合作单位,涉及到研发工作的部门更是难以计数。

而任炳达带波迪参观的所谓「研发中心」,其实就是一个测试车间。

也是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反应产品性能,又不会过于敏感的地方。

一行人离开会议室,各自在外面套上工作服之后,很快便来到了位于隔壁的一栋三层建筑。

十几名相同打扮的技术人员正在围拢在一台吊架式设备旁边,看上去是正在对某个型号的发动机部件进行性能检测。

只不过距离太远,看不太清楚具体是什幺。

操作台后面设置了一排栏杆,上面还挂着一张黄黑色的提示牌。

波迪看不懂中文,但从巨大的感叹号和符号标识不难猜出,应该是请勿靠近和注意高温表面之类的意思。

任炳达停住脚步,转身向身后的英方代表团介绍道:

「先生们,我们的技术人员正在测试新型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的循环性能,您可以在不干扰他们工作的前提下,于蓝色地面区域内随意参观……」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