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不行。」
柯林杰指了指图上30秒以后的那段气压上升曲线:
「30秒之后,虽然助推段看似仍然在正常工作,但推进剂燃烧时波动的热释放率与压力振荡的耦合有可能对气压振幅产生增益作用。」
「陆军战术飞弹的设计我看过,结构相对简单而且皮糙肉厚,对于这种震荡并不敏感,但X51A的速度太快,结构冗余又比较小,很有可能导致发动机偏离设计状态甚至解体……」
而布林克则抓住这个机会,罕见地直接插进话去:
「但是主管,如果有一种办法,可以保证固体火箭发动机在30-40秒以内继续稳定燃烧……或者说,只出现一定幅度的压力震荡,而并不会伴随平均气压上升呢?」
被打断的柯林杰倒也并不气恼,只是面露意外:
「Ah?」
紧接着,还用满是狐疑的眼神看了这位副手一眼:
「我知道你在加入公司之前进行过一段时间固体火箭的相关研究,但双基推进剂的不稳定燃烧现象可是几十年来都没能完全攻克的难题,你这张口就是直接延长三分之一的稳定工作时间……」
他刚才还在心里猜测,觉得布林克可能会建议自己在复合推进剂中添加高能氧化剂,如黑索金或奥克托今,等来增加推进剂的能量。
但完全没想到,竟然会是这种方案。
当然话说回来,延长助推段的工作时间确实对X51A整体设计影响最小……甚至可以说几乎没有明显影响。
延伸出的额外工作量也只是修改一下飞控中涉及到超燃冲压发动机启动的几个小模块而已。
最多几十个工时就能搞定的事情。
眼见柯林杰口嫌体正直,嘴上还在质疑但态度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转变,布林克赶紧一鼓作气,又拿出了一页新的图表:
「主管你看,根据目前的计算结果,助推段工作29秒,已经可以把飞行体加速到4.9马赫左右,那幺如果能再延长10秒,就必然能达到5.4-5.5马赫的分离速度……而且我们甚至不需要重新标定这台发动机,只要设定一个触发门,在检测到速度超过5.5马赫之后自动抛离助推段即可!」
说到这里,在手里那张纸的边缘轻轻弹了一下,发出「啪——」的清脆一声。
前者这会儿也没有其他选项,脸色阴晴变换许久,最后还是无奈地让了步:
「具体技术方案呢?」
事已至此,布林克知道,虽然此事还没有得到最终首肯,但已经可以说十拿九稳了。
「这项技术是由麻省理工学院的梅尔丽·赫斯特博士负责研发,具体情况可能需要跟对方取得联系。」
他回答道:
「总的来说,是在传统的AP/HTPB双基固体推进剂中引入金属……或者更具体来说,是铝氧化物纳米颗粒催化剂,从而优化两种固体燃料颗粒之间的燃烧速率比,并提高推进剂表面热反馈和燃烧速率的线性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