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绳网属于一种稀疏结构,使用很少的材料就可覆盖相当大的空间范围。质量十几千克的飞网,捕获面积可达几百上千平方米,对太空垃圾的识别与测量、太空拖船制导控制的精度要求相对较低,非常适合面对这种体积巨大且处在自旋状态的太空废弃物。」
「得益于以上两条,拦截器可以采用目前技术比较成熟的小型卫星平台,只需要具备基本的轨道调整、定位和载荷供电能力即可,生产和发射成本都相对比较可控……」
「……」
随着他的介绍愈发深入,上百名参会人员的眼神也逐渐变得透彻和清晰起来。
其中一部分业务与此有关的,则已经掏出纸笔,开始盘算其中有没有什幺地方是自己或自己背后的项目组能够发挥作用的。
就连隔着网线通过视频观看会议现场的首长,眼中都明显闪过一丝兴趣。
这个方案不仅可行性很高,而且光是听上去就足够天马行空。
颇有一种太空歌剧的浪漫主义色彩。
即便是完全不懂技术的人,也很难不被吸引。
尽管这个方案也必定有着自己的困难和挑战,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现在决策层感兴趣,执行层很积极,所以大概率能够得到批准。
那幺,就需要开始考虑更进一步的问题了。
「常院士,……还有一个非技术的风险需要考虑」
孙燕来局长的语气颇为谨慎。
他其实也不想在这个时候煞风景,但这些属于他的本职工作,不得不站出来唱这个白脸:
「广义上讲,您这个方案属于共轨式拦截系统的一种,所以跟其它同类型太空飞行器一样,很可能会被某些别有用心的舆论炒作为一种长期在轨运行的太空武器……」
「所以我刚刚才说,时效性很重要。」
常浩南对此早已经打好了腹稿:
「现在外界还没有获得关于40396号太空垃圾的确定信息,我们可以在消息被引爆后的第一时间就宣布,愿意主动承担国际责任,消除由美方一意孤行所产生的恶劣影响,并且公开我们的处理方案,直接把别人的嘴给堵住。」
「当然,绳网捕获这个名词确实太敏感了,会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反卫星技术上面去,所以我们得换个称呼,比如太空拖船计划,或者星际渔船计划什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