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稍远处那枚安装了尖锥型整流罩的东风31飞弹,两枚快舟一号在这个连接处的细节明显有所不同。
「报告首长,这是为更下一代洲际弹道飞弹而验证的一项技术……」
见领导对此有兴趣,常浩南当即改变了事先安排好的顺序,向对方介绍道:
「目前我们在飞弹上采用的级间分离技术和运载火箭类似,都是以爆炸螺栓作为连接装置、反推发动机作为动力来源,这种技术方案分离动力大、动作可靠性高,但火药爆炸力不可控,不仅难以实现对分离力的精确控制,并且也会对火箭、尤其是三级火箭的飞行姿态产生干扰。」
「快舟一号为了保证命中……入轨精度,我们采用了弹簧分离推杆的冷分离方案,并且在设计之初就对下面级的残余推力进行了考虑,以避免再次出现31原型弹试射过程中曾发生过的分离体追尾事故……」
「……」
待到常浩南把全部内容介绍完成之后,首长已经带着一行人走到了两枚火箭的末尾处。
「推进剂的性能没有变化幺?」
东风31甲相比基础型的核心诉求仍然是射程提升。
毕竟如果都够不到目标,那打的再准也只能是干看着。
「遥一和遥二两枚仍然采用了和东风31基础型相同的推进剂配置,只不过在软体层面,新的能量管理系统允许一二两级的工作之间加入一个滑行段,用于进行在线飞行轨迹优化,这样一来可以拓宽发射窗口,二来也可以提高火箭在级间分离时的位置精度。」
「预计从遥三号开始,将会采用和东风31甲相同的新型固体火箭发动机和下一代固体推进剂……不过这类固体运载火箭主要是面向低轨道发射小型或微型卫星,所以本身对于运载能力的提升倒是不算迫切。」
首长点点头,一时间没有再问新的问题。
这是一个信号。
一个示意身后其他人可以开口的信号。
「浩南同志,什幺叫做……火箭在级间分离时的位置精度?」
既然这火箭跟新一代洲际弹道飞弹相关,第二炮兵的负责人景志远自然是最为关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