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已经为这次提问彩排了许久,因此几乎是不假思索地接着问道:
「那随着本次任务的圆满成功,是否可以说明火箭和卫星平台都已经处于一个相当成熟的水平了?」
孙燕来也按照早就准备好的剧情,用半开玩笑的语气给出回应:
「首先,本次任务的目标是清理对空间站和载人飞船造成威胁的太空垃圾,所以目前还不到下结论的时候,不过我在这里感谢你的美好祝愿……」
说到这里之后,又话锋一转:
「不过,本次发射入轨确实已经相当于完成了技术验证,我们预计将会从今年年底开始,将快舟系列固体火箭和模块化卫星平台推向国际市场,满足世界各国低成本、快速发射卫星的需求……」
上面这些内容,除了其中打GG的部分之外当然是满篇胡诌,但却被他说的煞有介事,让不明就里的听众不得不信。
电视机前的格里芬不由得撇了撇嘴,但却在心里敲响了一阵警钟。
近几年来,华夏在航天发射市场所占到的份额越来越大,目前唯一的限制就是他们本身的发射能力有限,无法承担过多的国外订单。
NASA本来已经在计划,找机会推出一个制裁法案把对方彻底清理出竞争对手的行列。
但今天这档子事之后,恐怕就很难通过这样简单粗暴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了。
因此这个新型火箭则恰好可以解决华夏方面发射频率不足的痛点,如果成本够低,那绝对是未来的重要竞争对手。
而与此同时,电视机里面已经响起了第二名记者提问的声音:
「我知道华夏方面并未参与到国际空间站的建设和运营当中,那幺本次任务的成本具体会如何计算?」
「由于事发紧急,截至到目前的任务经费是由我方先行垫付的。」
孙燕来回答道:
「不过,国际空间站的各个运营方都曾经做出过表态,会向我们提供技术、物质和信息层面的帮助,当然在事情尘埃落定之后,我们也会向全世界公开本次任务的详细帐单,相信各国也愿意根据自己所提供支持的实际情况,向我们支付相关成本……」
这轮非常有针对性的问答让格里芬眼前一黑,差点再次晕倒过去——
对方近乎指名道姓地提到了「技术、物质和信息层面的帮助」。
技术和信息,已经分别由欧洲人和俄国人给占了。
那留给NASA的,就只剩下「物质」这一项。
因此,孙燕来虽然说的委婉,但话里面其实就一个意思:
我,华夏,打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