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载人航天工程的总设计师,他通过本次任务验证了相当一部分太空飞行器对接过程中的前置技术。
虽然无人对接测试肯定还是要进行,但却大大降低了未来神舟八号的任务难度和任务风险。
甚至有可能把整个空间站的建造时间表提前一年左右。
「确实有很多巧合……」
这件事对于常浩南来说也是完完全全的意外,尤其是正好在预计发射的时间窗口赶上这次太阳风暴,直接把整个行动的舆论影响推到了最高点:
「倒是福元同志,你们恐怕要做好心理准备了……」
他说着看向坐在会议桌另一边,同样看着电视画面出神的赵福元。
「嗯?」
后者显然还沉浸在自己的思维世界里,一时间甚至没明白这句话的意思。
「刚才咱们的航天局孙局长可是亲自给你们打了一波GG。」
常浩南半开玩笑地说道:
「我估计这次任务结束之后,找你们发射小型或者微纳卫星的用户恐怕要车马盈门,纷至沓来……」
虽然对于大多数国家来说,所谓「快速空间响应」其实算是个纯纯的伪需求,但快舟一号的低发射成本和短准备周期还是有足够吸引力的。
赵福元这才反应过来,笑着摸了一下后脑勺:
「那我们的生产车间可总算是能满负荷运转了……」
飞弹这东西,不仅设计需要经验、使用需要经验,生产也一样需要经验。
很长时间以来,由于装备量的问题,华夏生产弹道飞弹,尤其是中远程弹道飞弹的方式和火箭类似,都处在事实上的手工业状态。
因此,如果能趁着这个机会把快舟一号真正推向航天发射市场,那几乎可以算是盘活了整个固体火箭的产业链。
就在几人说话聊天的功夫,已经完成捕获作业的卫星终于飞到了预定的印度洋西北部上空。
「反推发动机启动,开始减速!」
通讯网络中的声音会比电视转播信号中的声音提前几秒钟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