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了……说这些也没什幺用。」
他叹了口气,整个人破天荒地显出了几分疲惫:
「从名字上就能听出来,你们的新风洞大概率还是通过加热轻气体进行驱动……就算复现出很高的飞行马赫数,受制于机械能做功的先天限制,高气流总温和长试验时间也只能兼顾其一……」
说到这里,又突然停顿了一下:
「说起来,我前些天看公司下发的月度技术情报总结,说是根据用电量和化学试剂采购量来推测,华夏那边好像提高了他们京城郊区风洞群的使用频率?」
实际上,绝大部分有用的情报都不是通过精彩的无间道剧情,而是藉助各种低敏感性甚至公开的周边信息推测所获得。
尤其在进入资讯时代之后,更是很难对大方向上的信息做到完全保密。
戴蒙德用略显古怪的眼神看了一眼柯林杰,不过还是回答道:
「从大概今年年初开始,华夏人的动作就已经开始活跃起来了……不过他们停止了跟亚深工业大学的合作,甚至也不再参与AIAA的评价体系,所以暂时只能估计是在推进新的风洞计划。」
「根据两年前AIAA所获得的最近一次信息更新,对方当时正在研制一台长时间激波风洞和一台高精度复现风洞,算算时间应该到了开工建设的阶段……」
「性能呢,性能如何?」
柯林杰显然对实用性更为关心。
而戴蒙德倒也非常坦诚:
「单从技术上讲,比LENS-2甚至LENS-X都更先进……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之所以急着推进LENS-XX项目,就是为了能够赶上这些华夏同行们的进度。」
作为高温气体动力学专家,他并不过于回避美国在超高速风洞领域已经出现落后的现实。
只不过,对于这一现实的严峻程度,还是缺乏正确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