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着,因为担心自己说的不够清楚,所以又补充道:
「我是指,短程和中程飞弹都属于常规定义中的战术武器,使用门槛基本相当于不设限,但洲际飞弹毕竟更加敏感,即便减去一级,5000公里的射程也是骑在一个门槛上……」
景志远回头看了对方一眼,没有马上给出回答。
但表情却变得严肃起来。
作为具体负责军种建设和战术制定的单位,有这方面的考虑也实属正常。
而这种时候,反倒是常浩南这种技术人员可以相对「口无遮拦」一点:
「我觉得,战略和战术的定义更主要在于平时的威慑……如果真到了需要发射这些武器的时候,那幺二者之间的界限本身就已经模糊了。」
听到这里,景志远突然回想起了刚才的一个细节:
「对了,我记得你之前好像提到过……模块化战斗部?」
其实常浩南刚才就在好奇,对方为什幺没问到这个关键点。
看来总算是反应过来了:
「乘波体构型对于重心比较敏感,所以任务载荷的变化对于飞行包线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没办法像传统弹道飞弹那样相对自由地进行排列组合……」
景志远露出有些迷惑的表情:
「都已经10倍音速了,不论反舰也好钻地也罢……还需要什幺特殊的额外设计幺?」
他的思路显然还有些受限。
「呃……我们设计了两种预制的可替换战斗部。」
常浩南把屏幕上的剖面结构图放大,以便看得更加清楚。
原来,中间偏后位置的载荷部分由两种不同颜色和阴影样式的图例构成,只是刚才图本身比较小,所以没能看清。
其中一种红色的,含能装药呈两头粗中间细的漏斗型,周围包裹大量预制的钨合金破片。
属于在弹道飞弹上面不多见,但防空飞弹领域很常用的线性聚焦式杀伤战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