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这下子,舍尔听懂了。

大概就是,现在必须得求人办事,但还没确定到底是「我给你跪下了」还是「你跪下,我求你件事」。

不过,这句话基本没有透露出任何有用的信息,尤其没有透露出防长本人的倾向。

舍尔也不可能再问一次,只好按照自己的想法有一说一:

「我想您应该已经知道,华夏军队近些年在武器装备方面的进步非常迅速,在依托本土优势的前提下,甚至已经隐隐有了能跟我们抗衡的趋势,但我还要强调的是,他们在软体,也就是训练和组织水平方面的提高被低估,或者是大大忽略了。」

他一边说一边看着旁边盖茨的反应,然而后者搞情报出身,在这方面破绽不多,只是示意前者继续。

「不需要太长时间,仅仅十几年之前,华夏军队还是一支管理和指挥水平相对落后的武装力量,或许他们有着很强的战斗意志和一些奇思妙想的小技巧,但却在客观上缺乏足够的能力组织起一场大规模的现代化军事行动,这一点从当年应对长江中下游洪涝灾害的过程中就能窥见一二,尽管那仍然是一次成功的紧急任务范例,但执行层面更多还是更多依靠人数和意志力。」

舍尔从盖茨的眼神中察觉到了一瞬间的不耐,因此赶紧切换到了现状:

「然而到了去年,当面对一次毫无先兆、紧急程度大得多的同类任务时,华夏军队已经可以有条不紊地组织起多个军种之间的协调配合,并在很短的时间内组建了应急指挥和通信网络,在一个月内出动了近5000架次的直升机和超过400个架次的军用运输机,向道路不便的地区输送超过一个师的兵力和装备,可以说已经仅次于,甚至非常接近于我们的水平……」

「……」

一直到车子重新停稳,他的分析才终于宣告结束。

除去小技巧以外,舍尔在专业水平上的能耐也确实到位。

武官本就肩负着收集驻在国军事情报的任务,但因为身份明牌反而更加难以操作,因此这些信息几乎都是他通过公开信息和个人所见判断出来的。

盖茨并非军人出身,好在并非对军事一窍不通,听过舍尔的结论之后也没有表现出反对或者不耐烦,只是再次问道:

「所以你认为,我们应该尽量避免和他们发生冲突?」

「这倒未必。」

舍尔果断在yes or no的问题中选择了or:

「我是想说,如果想要通过强硬手段施压,那幺现在可能是最后的时间窗口,如果再往后几年……恐怕就算我们仍然占据优势,也很难成功让对方服软。」

盖茨对此表现出不置可否的样子,直到推门下车,一路走到快进使馆正门的时候才终于表露了自己的想法:

「实际上,能顺利达成合作,让华夏人吃下一笔债务帮我们度过危机自然最好,包括华夏人自己其实也有类似的想法……但我的考虑是,如果手段过于柔软,那对于日后的交往恐怕会不太容易开展,并且整个过程也会完全变成国务卿和商务部的舞台,跟我们完全没了关系……」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