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浩南调出另一组经过伪装的数据,这样即便美国人不上当,也不至于真的帮助对方解决问题:
「不能直接泄露给美国情报机构,最好是通过某些渠道,让他们'偶然'获得这些信息。「
李忠毅突然停下脚步:
「下星期有个俄罗斯代表团要来,讨论涉及到包括超高速空气动力在内多个领域的产业合作问题,原计划只是初步接触,带他们简单参观一些非核心设施,再开几场交流会就了事,但……「
常浩南皱眉思索:
「俄国人既对美国有足够的情报兴趣,又有足够的技术能力理解这些信息的价值……唯一的问题是他们对美国人不是单向透明,在这种事情上没有英国或者德国那幺好用,很可能折腾半天,消息最后停在莫斯科……或者经过很久之后才到华盛顿,错过最重要的时间窗口。」
但李忠毅显然不这幺认为:
「因为是产业合作议题,所以他们的代表团里不仅有军队高层和技术人员,还包括商务和外贸口……」
商贸领域在多数情况下都四面漏风,根本不是个能长时间保住秘密的地方,这点对于每个国家来说都一样。
「安排他们来怀柔科学城的超高速风洞实验室……当然只是结构主体,不包括测试间和控制室。」
常浩南迅速提议道:
「我会亲自负责接待,在技术交流过程中『无意』透露出我们对X51A的分析。「
李忠毅没有马上回答,而是走到窗前,注视着远处被夕阳染成橘红色的天际线,显然是在评估其中的风险。
「这个计划需要上级批准。」
他最终给出了判断:
「但操作上应该可行,我会立即向首长汇报。」
常浩南点点头,开始收拾桌上的资料。
他知道,一旦计划获批,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情报战就将正式打响,而这场战争的武器不是子弹和飞弹,而是精心设计的技术细节和真假难辨的信息碎片。
「对了。」李忠毅突然转身,好奇地问道:
「你真的知道美国人X51A失败的原因?」
「基本上吧……」
常浩南嘴上这幺说着,但语气里却充满了自信:
「我们对比过所有可能的模型,他们选择的计算路径在理论层面就存在缺陷,除非推倒重来,否则X51A……或者其它任何使用乘波体结构的飞行器,都永远无法稳定飞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