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高超音速空气动力学的基础研究,东风17的乘波体外形设计、当然还有'凌霄-1'发动机的前期测试,都是在这里完成的。」

作为一名海军将领,杜霖确实是第一次亲眼见到这样的大型风洞设施,于是快步上前,来到其中一块屏幕附近,盯着上面的图表看了几眼。

然而很快,他就注意到横坐标轴上的单位竟然是毫秒。

「长时间……」

刑牧春对这里每一块屏幕上显示什幺内容早已烂熟于心,见到这副反应,马上明白了对方的疑惑,解释道:

「常规爆轰波驱动的超高速风洞,像旁边那台JF10,持续工作时间一般都只有几十毫秒,还是常院士之前优化了激波反射腔的结构,才把周期拉长到零点几秒的水平……当然这是严格的实测时间,如果考虑模拟水平的话,那还是可以达到分钟级别。」

有了对比,杜霖也终于意识到了眼前这台巨型设备的强大能力。

当然,他今天专程过来,肯定不是为了研究这两台风洞的。

所以在气氛进入状态之后,便立即话锋一转:

「我刚才在门口看到吸气式高超音速飞弹的概念图,好像没有助推段?我记得美国人那边的X51A,好像是带着个显眼的固体火箭来着。」

刚才在外面等着的功夫,刑牧春就已经准备好了各种预设问题的答案,只不过确实没想到对方会从这里切入。

好在他的反应也快:

「杜主任果然细心……我们确实省去了助推段,因为'凌霄-1'是一台能够同时兼顾亚燃和超燃工作的双模态冲压发动机,其中亚燃模态工作下限可以降低到马赫数1.5甚至更低,如果是歼11这样的战术飞机,或者图160这样的超音速轰炸机携带,完全可以从载机速度直接启动。」

在吸气式高超最开始立项那会儿,常浩南还不太确定这个双模态冲压发动机的可行性究竟有多高,所以仍然保留了类似X51A那样明显的火箭助推器。

至于更换,或者说升级技术路线,那都是X51A第一次试射失败之后的事情了。

只有极少数高层首长和院士级别的审批团队知道。

杜霖的保密级别当然足够,但上级也不可能为了这种具体技术问题专门发个文出去广而告之。

所以听到这里时相当惊讶:

「1.5马赫以下?」

他的眉毛微微上扬,

「这个工作范围……甚至比我们亚燃冲压的鹰击12都宽?」

如果说,前面那些问题还只是视察过程中例行的常规询问,那现在他可是真的来了兴致。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