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两层,而且全是现做。
直到目送秘书离开之后,周平建才又转向常浩南:
「说起来,你最近不是应该在主攻高超音速武器项目吗?怎幺空间核反应堆这边突然就突破了?」
常浩南一边打开餐盒一边解释:
「时间差问题……其实核反应堆磁流体发电的技术路线在去年就已经基本定下来了……但你也知道,这种涉及核能的项目,光有理论还不够,必须要有充分的实验验证。」
他夹起一块鱼肉送入口中,继续说道:「之后我们又花了半年多在ITER进行原理验证,所以才一直拖到现在……实际我主要精力也确实是在盯着吸气式高超那边,连测试之类都是彭院士在经手。」
这番回答其实还有一层隐藏的意思。
就是我现在以及未来一段时间都比较忙,不会跟你们航天口去抢项目主导权。
至少在第一阶段是这样。
实际上,由于航天发射任务的特殊性,一般的载荷研制单位根本不可能有机会主导整个项目。
但常浩南毕竟之前就抓总过中继通信卫星网的研制,所以并不在这个「一般」之列。
「彭院士他们在荷兰那边搞测试的事情我也听说过一二,「周平建若有所思,「但之前一直以为跟氚增值技术有关,没想到还涉及空间核反应堆的部分。」
常浩南点点头:「是同步进行的……HFR那边的测试条件比较完善,再加上这次我们的测试排序很占便宜,所以不光有机会验证氚增值技术,还能顺便完成无外中子源启动核反应堆的关键测试……另外,这次的反应堆设计其实也借鉴了不少聚变研究方面的等离子体约束技术。」
周平建眼睛一亮:「这幺说,你们已经解决了太空环境下核反应堆的启动问题?」
「没错。」常浩南放下筷子,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份文件,「依靠银河宇宙射线和太阳宇宙射线,在日冕和太阳耀斑产生期间,有足够的能量激发反应堆内部材质自发达成临界条件。」
周平建接过文件,快速浏览着上面的数据图表,眼中闪过明显的兴奋:「这些参数……比当年冷战期间美苏两国的空间堆都要高出几个数量级?」
「是的,关键在于我们采用了全新的盘式磁流体发电机设计,本质已经非常接近地球上的核电站。」常浩南回答道,「而传统的空间核电源采用用温差热电偶或者热离子技术,本质上属于静态热电转换,效率还不到动态转换的零头……」
正当两人深入讨论技术细节时,休息室的门再次被推开。
孙燕来局长走了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