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斯停下记录,皱起眉头。
这些数据虽然准确,但由航天局官方发言人引用,就显得有些举轻若重了。
许亮宏继续道:「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宇宙天体,是地球唯一的自然卫星,表面富含氦-3等稀有资源。而火星具有与地球相似的自转周期和季节变化,重力为地球的38%,大气中95%是二氧化碳,经过改造可能适合人类居住。」
这些科学事实从许亮宏口中说出,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权威感。
《南华早报》的詹姆斯·黄敏锐地察觉到,这不是普通的科普介绍,而是在为某种重大宣布做铺垫。
「华夏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许亮宏的声音突然提高了一个八度,「准备通过《战略》白皮书提出一个门槛较低、切实可行、并服务于全人类的深空探索规划。」
终于有人在大段的标准化辞令中找到了关键之处——
服务于全人类。
这个用词显然不是随便加进去的,尤其联想到美国航天局在不久之前才刚刚公布了他们「重返月球」计划的第二阶段计划,很有可能说明华夏方面有意争夺深空探索领域的全球领导权。
许亮宏继续点击遥控器,大屏幕显示出一幅宏伟的太空开发路线图:「我们的规划分为三个阶段:短期(2025-2035)建立地月空间基础设施;中期(2035-2050)实现月球常驻科研;长期(2050年后)拓展至火星探测……」
「……」
这份白皮书内容很多,印刷出来的样本足有两百多页,区区一场发布会也只能概括一下其中的关键内容,而且几乎不包括具体的技术部分。
不过,也已经足够了。
客观上讲,华夏和美国在深空探测领域的成就积累完全不在同一层次上,突然给出如此激进的表态似乎不符合华夏方面的一贯习惯。
而大多数记者所关心的也并非具体细节,而是寻找能够拱火的机会。
因此……
「下面进入提问环节。」
许亮宏话音刚落,手臂如林般举起。
按照惯例,第一个获得提问机会的记者来自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