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他过去没少跟海军打交道,但基本都航空兵部队,这还是第一次来到正儿八经的海军港口。

直升机稳稳地降落在停机坪上,螺旋桨卷起的风搅动着周围的雾气。

舱门打开,常浩南摘掉耳机和护目镜,弯腰走出机舱,目光很快锁定在停机坪边缘等候的一行人身上。

「常院士!」一个熟悉的声音穿透发动机的轰鸣传来。

海军装备部主任杜霖快步上前,军装笔挺,肩章上的将星在晨光中闪烁:「一路辛苦了,欢迎您。」

常浩南握住杜霖的手,半开玩笑地回应道:「杜部长亲自来接,可不敢说辛苦。」

二人之前就有过两面之缘,工作过程中的交流次数更多,算得上是熟人。

「哪里的话。」杜霖笑着朝身后不远处的军车示意道,「走吧,会议室已经准备好了。」

一名副官小跑着上前,为两人打开车门,车内空间宽敞,空调已经调到了舒适的温度。

杜霖示意身后的参谋们分别登上其它车辆,只留下连海造船厂的副总经理张涛坐到副驾。

「辽省号今天早上刚刚结束第十次海试,正在返回连海港。」杜霖一边系安全带一边说,「这次海试很成功,舰艇的各项指标都达到了预期。」

常浩南点点头:「我在路上看了简报,动力和船电系统的表现都很稳定。」

「我记着99年冬天,也是个这样的早晨。」杜霖的目光突然变得深邃,开始回忆起早年的往事,「我当年还是项目管理中心下面的一个处长,突然接到消息,说是黑海造船厂那帮人突然松口,同意把图纸和技术人员一起打包。」

常浩南微微一笑:「当时他们连工资都发不出来……对于习惯了老国企风格的那批人来说,我们给的全方位保障可比美国人开的空头支票实在多了。」

这个时候,副驾驶上的张涛回过头来,插话道:「常院士您可能不知道,那些专家后来有差不多一半都成了我们的技术骨干……我们还专门设置了每年一评的『友谊奖』专门面向这些来华工作的国外专家,效果非常好。」

杜霖接着开口道:「我也是后来才听说,常院士您当年在这里面也起到过不少作用。」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