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来自他一名助手的消息。
只有五个字。
【主编,看军网】
下面还跟着一条连结。
席博洋几乎想都没想地点开。
持续几分钟的漫长加载过后,出现在他眼前的,是一张高清到能够看见起落架细节的舰载机照片。
编号为02的歼15已经放下尾钩,将阻拦索拽成了一个明显的V字形。
而随着滚轮向下滚动,后面更是有近百张辽省号和歼15的高清照片。
包括地面训练、舰载机着舰、舰上整备和滑跃起飞的全部过程,信息透明度之高令人惊讶。
「我草……」
席博洋的右手甚至已经抓不稳滑鼠,口中更是不断念叨着相同的语气词:
「我草我草我草……」
已经有着七年丰富工作经验的他,此刻连一个像样的标题都想不出来。
脑子里只剩下一个念头:
「这新闻,要爆了……」
……
正如席博洋所预料的那样,网际网路几乎在央视新闻结束的瞬间就被点燃了。
相比过去,移动网际网路第一次成为热点传播的主力军,将这条消息主动推动到了很多以往从不关心军事政治的用户面前,第一次制造出了真正意义上的「全民话题」。
在微博平台上,#华夏航母完成舰载机起降#的话题刷新了访问量的历史记录,热度数值一度突破十位数,以至于CEO不得不专门发帖澄清,热度值是由一个专门的算法生成,并非实际参与讨论的人数。
但这条消息几乎没有人看见。
因为伺服器很快因为访问量过大而直接崩溃,技术人员不得不紧急扩容,才勉强恢复了正常访问。
而趁着这段时间,流量相对平缓的传统BBS论坛则继续发挥着专业性的作用。
即便如此,部分军事论坛的流量仍然在新闻播出后半小时内激增五倍,管理员不得不临时关闭新用户注册功能。
席博洋化名的资深版主「海鹰」,在新闻播出一小时内便发表长帖《从瓦良格到辽省舰:华夏航母之路全记录》。
发布后两小时内获得超过十万次浏览。
「还记得2000年瓦良格号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时的艰难吗?当时土耳其提出了20项安全条件,要求我们一条一条地满足……」
帖子中详细回顾了华夏获得这艘航母的整个艰难历程,从黑海造船厂买下当时已经废弃的瓦良格号,到经过艰苦谈判才通过波斯普鲁斯海峡、因为苏伊士运河不放行而被迫绕行好望角,以及回国之后由大连造船厂进行改建的几个标志性节点。
帖子中配发的历史照片更是引发无数感慨:锈迹斑斑的瓦良格号被拖船牵引通过海峡;华夏技术人员在冰天雪地中检查舰体;改建过程中大连船厂的灯火通明……
再对比军网照片中浅灰色涂装光鲜亮丽的辽省号,简直是天壤之别。
而在更为专业的军事论坛上,讨论则更加技术化。
用户「飞翔的荷兰人」动作更快,在19:25分便发布了《从央视画面分析歼15性能》,在晚八点时已经被置顶和加精。
「注意看03号机的雷达罩颜色,与歼11BG相同的灰白色,这意味着什幺?意味着歼15很可能装备了与歼11BG同级别的有源相控阵雷达!」
楼主详细截取了新闻中的关键帧,「再看垂尾尖端的新型电子对抗天线和座舱下方的敌我识别系统,这些都表明歼15是完全按照第3.5代战斗机的标准设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