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很有趣,从数学层面解决了三维数据畸变这个老难题,不过幺……」他耸耸肩,语气带着技术专家的挑剔,「它更像是一篇精妙的应用数学论文,对实际操作的指导有限,特别是对视场与信息源差异这个核心障碍无能为力……」
马哈奇的语气突然又变的古怪起来:「老实说,我怀疑到底有多少现在的材料学家还能完全看懂里面的张量运算。」
说完再次准备起身。
他昨天晚上和今天早上都没来得及吃饭,只对付了几口吐司面包和咖啡,这会儿已经实在饿得不行了。
「没错,单看这一篇确实如此。」皮尔兹却没注意到对方的窘状,继续道,「但重点在后面,后面还有两份在过去24小时内冒出来的新成果。」
直到此时,马哈奇才注意到文件夹比自己想像中厚上不少。
他直接跳过第一篇论文,翻到后面。
同样是一篇论文。
同样来自那名叫做Fei Sun的第一作者。
但最上面的则标题像一道闪电劈入他的眼帘。
《透射电子显微镜迭加三维原子探针的四维成像技术》。
整篇文章还没有进行排版,显然是尚未正式见刊的状态。
而发表期刊则是《华夏科学院学报》(JCAS),网络发表日期赫然是昨天。
「JCAS?」马哈奇下意识地嘟囔了一句。
他知道这份华夏的综合性期刊近年来在工程计算等领域崭露头角,但在高端表征技术领域,还没有建立起什幺权威性。
然而,「透射电子显微镜迭加三维原子探针」和「四维成像」这几个关键词组合在一起,瞬间抓住了他所有的神经。
他迅速从抽屉里拿出阅读眼镜戴上,身体前倾,几乎贴在了纸面上,他快速扫视着摘要和引言部分。
见到对方已经重视起来,皮尔兹继续补充道:「这篇论文特别强调,他们的方法能直接获得三维空间结构,并实现与原子成分信息的精确迭加。」
恰好,马哈奇也看到了highlight中的这个部分。
「直接获得三维空间结构?!」马哈奇猛地擡头,镜片后的眼睛瞪得溜圆。
作为业内顶尖专家,他太清楚这句话的分量了。
现有的TEM三维重构技术主要依靠电子层析,本质是通过拍摄样品在不同倾转角度下的二维投影,再运用傅立叶切片定理进行数学重建。
本质上,这仍然是一个间接推导的过程,不仅耗时耗力,还饱受楔角缺失等问题的困扰。
丢失的信息会导致解析度下降,甚至产生无法消除的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