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指未来可能的限制法案?」他赶紧找出刚才的会议记录文件,「关于这一点,我们跟合规部的希门尼斯女士讨论过,即使法案落地,矛头大概率指向半导体领域,基础科研仪器被全面禁运的风险很低……而且,就算有影响,也应该不至于完全掐断。」
卡尼亚博士愣了一下,随即摆摆手,脸上露出一丝哭笑不得的表情:「政策风险从来不是最大的问题……FEI能在全球市场活到今天,靠的可不是只会埋头搞研发,我们有的是办法绕开那些政治壁垒。」
他身体向后靠在宽大的真皮座椅里,语气带着一种老牌跨国企业的狡黠:「实在不行,可以使用「飞利浦电镜部」的名义,把FEI方面的合作主体从美国转移到荷兰,减少很多麻烦。」
马哈奇感到一阵愕然。
作为技术负责人,他确实从未深入思考过这种「身份转换」的骚操作。
而卡尼亚博士的思维显然更符合商业法则。
「那……您刚才提到的风险是指?」马哈奇谨慎地问道。
「技术扩散。」卡尼亚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合资公司的形式漏洞很多,未必能挡住全部竞争对手……毕竟那些关键专利的所有主体属于对方母公司,而非合资子公司本身……」
显然,他担心的是华夏人吃着碗里看着锅里,过去对方只有市场的时候都没少这幺做,现在有了核心技术那更挡不住了。
马哈奇立刻回应:「这点我们也考虑了,合作的预设前提就是要求对方签署全球范围内最苛刻的排他性条款,严格限定烛火科技及其关联方不得以任何形式,将相关专利和技术用于合资公司以外的任何产品开发或授权……」
「太天真了……」卡尼亚博士嗤笑一声,「你听说过义大利的C.B.法拉利公司幺?」
马哈奇点点头,但不知道对方为什幺突然提到一家完全不相干的企业。
「十几年前,这家企业也是和华夏签署了独占合作条款,但最后还是没能阻止关键的直线步进电机技术和工具机作业系统被应用到同行业内其它企业,尤其是华夏本土企业的产品线上。」
卡尼亚站起身,踱步到巨大的落地窗前:
「可以说,华夏工具机如今能跻身全球四大主流体系之一,就是从和C.B.法拉利合作开始的。」
实际上,卡尼亚本人对于工具机行业的情况也了解不深,这些都是他从哈斯或者科赫集团之类同行口中听到的。
但也足够引起警惕了。
「当然,C.B.法拉利在跟华夏合作的时候已经危机四伏,甚至眼看就要被排挤出一线品牌行列,因此就算后来被华夏方面反客为主,总体上也依然是赚的,但我们FEI可不一样……」
马哈奇同样听得心头一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