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许多记者显然是第一次踏足这个位于华夏东北的工业城市,更别说这个曾经低调的国家级研究所。

但这并不耽误他们在过去两天的报导中,将「连海化物所」的名字塑造成堪比贝尔实验室般的传奇存在。

这荒诞而真实的场景,让张韬这位见惯风浪的老院士也忍不住摇头感慨。

他转头看向身旁同样有些紧张的所党官员崔燕,半开玩笑地问:「崔书记,你猜猜,就这两天,咱们所里收到的横向项目合作意向和投资咨询,总金额大概有多少?」

「我哪能知道……」崔燕正低头整理着发言稿,无奈地回答道:「你们不声不响地整出这幺大的新闻,我这两天几乎连睡觉的时间都没有。」

话是这幺说,但她是显然对这个话题很有兴趣,于是又迟疑地猜道:「能有多少?两千万?」

毕竟只是区区两天而已。

哪怕是院士,哪怕是科学院,这个数字也已经非常夸张了。

张韬轻轻耸了耸肩,这个动作在崔燕眼里显得格外「凡尔赛」。

「不完全统计。」他语气平淡,仿佛在说一个微不足道的数字,「光是锂电、电极材料、催化这几个大课题组报上来的意向,加一块儿,稳稳超过三个亿……」

「多少?」崔燕手一抖,厚厚的一迭新闻稿「啪嗒」一声掉在桌上,纸张散落一地。

她顾不上捡,瞪大了眼睛看着张韬,仿佛听到了天方夜谭。

「是啊,」张韬弯腰帮她捡起几张纸,脸上带着一丝无奈的笑意,「而且门槛都高得很,低于一百万的小项目,我现在都得考虑考虑要不要分给下面那些年轻的研究员练手,要不然,组里面这点人手,根本就接不过来。」

崔燕张了张嘴,最终只化作一声长长的叹息,弯腰默默收拾起散落的稿件。

金钱的力量,在这场由科学引发的风暴中,展现得如此直观而震撼。

……

时间到了。

张韬整理了一下西装领带,深吸一口气,在工作人员引导下,与崔燕等所领导一同步入被聚光灯笼罩的发布台。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