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第1561章 并非短视

华尔街日报的文章如同在沸腾的油锅里泼进了一瓢冷水。

虽然文章巧妙地给市场打了「风险可控」的预防针,避免了灾难性的崩盘,但它精准点出立明科技等三家专利流氓名字,并强烈暗示其背后存在行业巨头操控的犀利分析,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了滔天巨浪。

全球财经媒体和嗅觉灵敏的分析机构立刻开始了疯狂的解码游戏。

行业巨头、实验室设备供应商、现有垄断地位的维护者……

这些关键词在专业人士眼中,指向性几乎不言而喻。尽管《华尔街日报》恪守着「不点名」的底线,但网际网路时代的信息传播速度远超想像。

仅仅几个小时后,就在肖立明语无伦次地交代着康文森如何指使、FEI如何提供情报和资金支持的关键细节时,全球领先的金融信息服务机构就已经在其终端上发布了一条简短的快讯。

其中引述「多位熟悉情况的消息人士」的话称:「据信,美国高端科学仪器制造商FEI公司(FEIC)深度参与了近期针对华夏烛火科技的全球专利诉讼行动,此举被解读为试图延缓后者革命性电池技术的商业化进程。」

甚至还「贴心」地标注了对方在纳斯达克上的股票名称和代码。

这则快讯如同点燃了最后的导火索。

紧接着,路透社、CNBC、金融时报……多家重量级媒体迅速跟进,虽然没有那幺直接,但报导的标题和内容都充斥着「FEI被卷入」、「或涉阻挠竞争」、「面临市场质疑」等字眼。

社交媒体上,关于「FEI是幕后黑手」的猜测和分析更是如同病毒般蔓延。

市场反应是残酷而迅捷的。

FEI公司的股票开盘即遭重创,原本因《华尔街日报》「风险可控」论调而略微企稳的股价,在彭博快讯流出的瞬间,如同被抽掉了底板的积木,直线下坠!

抛盘汹涌如潮,买盘瞬间消失殆尽。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