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栗亚波依言调出另一组数据。

同样是TEM图像,但内部的蜂窝结构明显松散,存在多处断裂和原子缺失;APT点云更是杂乱无章;对应的光学曲线则平平无奇,甚至呈现正折射。

「再看109组,」常浩南继续指示。

这一组的TEM和APT显示结构高度完美,有序度甚至超过207组,而光学曲线也显示其负折射效应相当明显,稳定性也很不错。

甚至在17个小时后仍然能测出负折射效应。

「已经可以证明,样品空间结构的完整性与样品表现出的负折射性能之间……」

栗亚波看着屏幕上的对比,重重敲了下键盘上的回车。

屏幕上很快计算出了一个超过0.9的关联度数据。

「存在显着关联!」

这几乎完美验证了常浩南年初时提出的猜想。

也就是,可以在特定的材料体系里,在光场的指挥下,诱导出某种类似光学超流态的微观结构,让原子不再各自为战,而是作为一个整体对光做出响应,以实现稳定的负折射特性。

常浩南点点头,神色倒是比栗亚波还平静许多。

这近一年来,他已经从多个角度侧面验证过自己的思路。

对于这个结果,不算意外。

「方向基本没错,但这只是阶段性的成果。」常浩南示意栗亚波冷静下来,「验证了想法的可行性是好事,但重点还是真正合成出可控、稳定、可应用的负折射材料。」

这个时候,其它参与测试的实验室成员也陆续围拢了过来。

其中有人问道:

「化物所那边不是已经拿出可控的三维原子阵列了幺?」

「不太一样。」常浩南脱掉实验服,揉了揉发酸的胳膊:「负折射材料对原子阵列的精度、基底材料的匹配度、环境稳定性要求都苛刻得多……至少不能直接套用目前的雷射编程技术。」

但旁边的栗亚波却立刻接话道:「老师,这段时间我一直在琢磨原子阵列的工艺,倒是有了点想法。」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