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恩先生,我们理解业界的担忧。」为首的一位资深议员,罗伯特·钱伯斯缓缓开口,「但您也清楚,采取过激的、全面的技术封锁和脱钩政策,风险非常巨大。」
旁边另一人也表达了赞同:
「全球产业链的融合程度已经很深,要是强行切割,很可能导致供应链体系混乱,甚至全球化市场走向崩溃……这会直接伤害我们本土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
他坦率地摊了摊手:
「科恩,我们也是老熟人了,没必要遮遮掩掩。中期选举在即,两年后又是大选,如果因此引发大规模的经济波动……」
他没有说下去,但意思不言而喻——
选票会受到严重影响。
「不不不,你们误会了。」
另一名游说代表赶紧接口道:
「我们也不是真的想要和华夏完全脱钩,毕竟很多企业都还需要他们的市场,生产基地也有不少在那边。」
科恩此时回头按下翻页笔,屏幕上转而显示出了一个方案:
「我们的策略是以技术封锁为筹码,施压迫使其让步,而最终目标则是,达成一个稳定的、对我们有利的规则框架!」
对面三名议员仍然维持着刚才的姿势。
但眼神和表情却显示出,他们已经开始感兴趣了。
科恩见状,再一次切换画面。
「这个框架类似于当年的《华盛顿海军条约》,只不过是在通讯、半导体、人工智慧等关键科技领域……按照技术实力、市场规模和历史贡献,明确划分各主要国家和地区在全球专利池和标准必要专利(SEP)中的份额上限。」
屏幕上出现了一个饼状图:
「按照初步构想,一个合理的比例是:华夏:美国:日本:欧盟:韩国:独立国协= 4 : 4 : 3 : 2 : 1 : 1。」
另一名年轻些的参议员马克·弗林突然插话:
「那幺……其他国家呢?」
科恩直接笑了。
「和华盛顿海军条约一样。」他颇为随意地回答道,「其他国家不做限制。」
弗林也反应了过来。
这个份额里面连声量已经不大的独立国协都已经考虑在内,除此之外的国家都完全是路边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