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其实一般而言,在光学性能保持一致的前提下,镜片厚度应该是薄一些更好。

只不过这一块,实在有点太薄了……

以至于连操作都要特别注意。

张汝宁点了点头:

「理解。」

这绝对不是客套。

能在这个时间点拿到这样尺寸的样品,他已经非常满意了。

说话间,又挥了挥手,示意身后的助手何修军开工。

后者上前,打开保护盒的专用操作手套接口。

张汝宁亲自戴上特制的防护手套,双手探入盒内。

为了便于拿取和施加保护,镜片外面其实还套着一层硬壳。

但即便如此,仍然几乎没有什幺实感。

解开夹具。

取出镜片。

缓缓安放到支架的二号位上。

「咔哒」一声轻响磁性夹具稳稳吸合。

归位。

最后,撤掉保护套。

「准备记录。」张汝宁的声音沉稳有力,打破了实验室的寂静。

「启动干涉仪,光源波长设定为486.1nm(F线,氢蓝光),作为基准参考波长。」

何修军迅速接管控制台。

雷射器发出晶莹的蓝光,通过分束镜,形成两束相干光路。

一束穿过三透镜系统,另一束作为参考。

干涉仪的光学平台发出细微的调整声。

几秒钟后,何修军紧盯着高解析度显示屏上实时生成的干涉图样,

报告道:

「张工,条纹已调至零位!基准波长下,系统波前像差极小,状态完美!」

「好。」张汝宁的语气几乎没有波动,「开始扫描!波长从486.1nm(氢蓝线F)开始,逐步向短波方向推进。」

「明白!」

何修军打开早就编写好的测试程序,让雷射器自行调整输出博创。

显示屏上,代表两束光干涉迭加形成的明暗条纹图样,随着波长变化而微微变化。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435.84nm……(汞蓝线g)

404.66nm……(汞紫线h)

365.01nm……(汞紫外线i)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