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文杰脚步一顿,有些意外地转过身:「常院士?还有事?」
常浩南目光投向远方,缓缓说道:
「仅仅做到『不予理会』,被动地等待对方出招,然后见招拆招……我认为,这还不够。」
栾文杰微微眯起眼:「你的意思是?」
「制裁一旦启动,我们国内凭藉完整的产业链和这些核心技术突破,或许可以做到基本不受影响,实现内循环。」常浩南分析道,「但制裁范围如果持续扩大、长期化,那幺全球绝大部分国外市场,恐怕都没有我们这幺强的抗压能力和完整的产业链支撑。」
「这些市场,终究会受到冲击和干扰。国际间的正常贸易和技术交流会被严重扭曲。」
他收回目光,看向栾文杰:「过去近二十年,我们国家的许多重大科技和工程项目,都深度融入了全球产业链和市场体系。无论是原材料、关键设备的采购,还是产品的出口,都高度依赖这个体系。」
「如果这场由美国挑起的科技经贸冲突,最终演变成旷日持久的、全方位的对抗……」
常浩南的语气变得低沉:
「那幺,对于我国后续的技术进步速度、产业升级步伐,乃至综合国力的持续健康发展,都会产生不可忽视的、长期的负面影响。我们需要争取的是时间和发展空间,而不是陷入消耗战。」
栾文杰沉默了足有十几秒钟。
最终,他没有再往下走,反而重新迈上了一级台阶,回到常浩南身边:
「那就是……要主动出手反制了。」
并非疑问句,而是肯定句。
显然,这个选择也是早就出现在了他的脑海里。
常浩南点点头,这正是他的想法。
「那幺,反制的领域选择就至关重要了。」栾文杰迅速进入状态分析着眼前的难点,「我们国家各门类工业品的进出口情况相对均衡,很难找到一个对我们自身影响很小,却能精准重创美国核心产业或民生的领域。」
「如果选择靠近终端消费的下游产品,打击面太广,容易伤及无辜的第三方,也容易引发全球供应链的连锁反应,反噬我们自身。」
「如果选择原理终端产品的上游原材料或核心元器件领域,」他继续分析,「美国人同样很容易通过转口贸易、第三国贴牌等方式进行规避,而且凭藉其庞大的盟友体系和金融霸权,他们的操作空间还比当年的我们更大。」
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
既要打痛对方,又要尽量减少自身损失和避免伤及无辜,难度极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