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张院士?我,常浩南。」他开门见山,省去了所有寒暄,「特斯拉和LG那份联合声明,看到了吧?」

电话那头自然是连海化物所的张韬院士。

由于火炬实验室近一年的主要精力都放在Ga-Ge(0001)上面,Co-C-hBN材料主要是由对方着手组织研发和推广。

「看到了,刚看完。」张韬的声音带着点嘲讽,「这帮老美,学得倒挺快,连措辞都抄上了。」

「不是措辞的问题……」常浩南话才开了个头,就听见对面说道:

「我知道你想问什幺……刚才我已经覆核了所有海关备案记录和我们内部掌握的流向监控。」

「结果呢?」常浩南难得地有些急切。

「无论是Co-C-hBN成品,还是关键的中间体材料,过去一年流向LG化学和特斯拉相关供应链的量都在正常商业合同范围内,绝对没有足以支撑他们大规模量产装车的异常囤积。」

「也就是说,不可能靠库存硬撑。」常浩南揉了揉眉心,「那就只剩下一种可能——他们已经……或者自认为已经掌握了单独合成Co-C-hBN材料的技术路线?」

犹豫片刻后,对方也对此表达了赞同。

「那张院士,最近一两年,物化所这边在Co-C-hBN的核心工艺环节,有没有出现过值得深挖的泄密风险?」

这个问题有点敏感,一般人不可能跟张韬说得这幺直白。

但常浩南显然不是一般人。

而且他们俩之前就讨论过相关事宜。

电话那头,张韬似乎陷入了回忆。

过了一小会儿之后,才重新开口道:

「大概一年前,保密部门揪出过一个叫付琴霞的博士后,她试图窃取部分Co-C-hBN相关的工艺文件,目标是卖给境外……只不过手法相当拙劣,甚至可以说业余,所以人还没离开研究所,就被我们锁定了。」

「另外,她弄到的正好是常院士你之前放过来的假资料,总之完全没有泄密的可能。」

常浩南也没想到,自己随意做出的准备,竟然真能有人上钩。

「这条线上还有其他人幺?」

「没有。」张韬肯定道,「她的上线是通过加密网络单线联系,行动指令粗暴简单,整个布局看似花了几个月,但执行层面漏洞百出,完全不像是专业情报机构的作风,国安那边认为是一次炮灰式的试探,或者某个商业间谍组织的低级失误。」

到这一步,常浩南其实已经可以确定,泄密的可能性基本为零。

剩下无非是看对方到底有没有拿到提前安排好的假信息。

「跟这个付琴霞有接触的人呢?有没有可能在她不知情的情况下,有人利用了她接触资料的机会,窃取了其他信息?」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